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政产学研医共话行业发展,智能手术机器人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新闻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市场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

近日,奥维云网正式向万和电气颁发“中国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连续三年销量第一”证书,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第137届广交会开幕首天 中企跨境三方对谈把脉跨境B...

日前,第 137 届广交会在广州启幕。对于全球客商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优质企业的“竞技场”,也是全球贸易的...

政产学研医共话行业发展,智能手术机器人高峰论坛在沪召开

发布时间:2022/11/05 科技 浏览:261

 

11月3日,“笃行·智远——智能手术机器人及医院管理高峰论坛”在上海正式召开。

会上,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介绍,近五年来,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平均复合增长率已超过30%。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引进并应用手术机器人,并将其作为提高医院临床价值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更安全、更精准,手术机器人应用量不断攀升

外科手术微创化,微创手术精准化,已成为近年来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与传统模式相比,手术机器人则为实现“外科手术微创化,微创手术精准化”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支持。

“早期做脊柱外科手术,定位和操作都要依靠医生的经验和手感,难免出现各种问题,比如误伤神经等。”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主任丁文元说道,手术机器人通过在术前进行规划,并借助机械臂精确操作,大大拓展和增强了手术医生的操作能力,使得手术创伤减小、作业精准度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还可以推进医生的标准化培训,有利于相关术式的普及和规范化使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助理院长杜启峻解释道,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手术,以往只能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去做,如果用好机器人,做好培训,则能够把这些复杂的手术推广开来,有经验的专家则可以腾出空间去研究更新的手术方法,助推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由于手术机器人带来的医疗品质巨大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获得了大力推广。从全球来看,2020年,机器人辅助手术量占全球手术总量的比例已经达到2.8%,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14%。近年来,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应用也发展迅速。有报道显示,到2030年,中国仅骨科市场的智能设备占有率就将从不到5%跃升至40%以上。

产学研医携手,共探手术机器人创新前路

尽管行业的前景无限,但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强调,“手术机器人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还不能满足所有的临床需求。”

论坛上,来自医院的专家们对手术机器人提出了更高的期待。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院长沈慧勇提出,很多现有的脊柱外科机器人只是在置钉等操作上有一些改进,但还没有非常大的质的飞跃,还没达到能颠覆医生传统观念的程度。作为一名脊柱外科医生的丁文元则指出,在操作上,现阶段手术机器人虽然具备了机械传感、反馈和增强现实等人机交互功能,但还远没有达到医生能够随心所欲控制的地步。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主任梁军波也提到,希望手术机器人可以更加微型化,增加一些柔性的操作,甚至可以实现远程的手术机器人控制等。

“医疗机器人有不同的功能和模式,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周跃举例道,当前临床上最主流的机器人是主从式的,由医生去操作、指导它完成手术。在未来,智能化的手术机器人将成为主流。手术机器人不仅要导航和机械臂强于医生,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

中国手术机器人产业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作为一种创新技术,手术机器人行业和所有的新兴产业一样,都有着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周期。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手术机器人行业,离不开更多政策和资本的支持。

“从中国制造2025,到工信部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卫健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十四五规划,每一个大的规划中都有专门关于机器人内容。从中央到部委,对机器人产业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秘书长兼学术交流与教育培训部杨建龙主任表示,相关企业应抓住国家大政方针支持产业的宝贵机会,努力解决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资本方面,国内手术机器人行业投融资也明显加快,投融资数量从2013年的1件上升到2021年全年32件,整个赛道总融资金额超过30亿元。

对此,有投资领域专家认为,过去国内大量的医疗投入和资金被消耗在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上,以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精尖治疗型设备,其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如今,从学术和临床两方面,手术机器人都获得了高度关注,并且体现出一定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未来5-10年,手术机器人应该会越来越被市场所认可。

政策和资本的支持,是行业起步的助力。而支付方式的创新,则是行业能够持续走下去的动力。“现阶段,我们怎么进行合理地收费,不仅是医院,也是全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顾建英点明,在智慧医院的建设过程中,手术机器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收费问题尚未解决。

对此,杨建龙表示,过去的定价模式更适用于成熟的技术,对于新兴的产品和技术却还需要调整创新。“我们要建立一个良性的政策市场环境,合力解决政策端的困难。”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