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培育要素激活消费,农民富乡村美
发布时间:2023/03/13 消费 浏览:240
代表委员建议: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向科技要产能提品质,也留住独特村貌和心中“原乡”
昨天,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经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其中提到,在农业农村部加挂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中之重。进一步指向,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去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首次迈上2万元这个新台阶。实际增长4.2%。乡村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新建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0个农业产业强镇……聚焦乡村振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既要探索一地一策,也要关注共性难题。他们的履职札记里更记着深思考:如何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如何促进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向科技要产能提升亩产……最终指向一种合力——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土地
系统培育乡村要素市场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讨论中,代表委员们形成一种共识:盘活土地资源既有利于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也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案例不胜枚举:松江区作为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区已完成多幅集体土地入市。嘉定区华亭镇联一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村属集体公司享受项目开发分红收益。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乡村振兴自我造血功能更有底气。由此,代表委员们建言,因地制宜扩大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范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党总支书记张义民建议,注重整合碎片化农村宅基地入市;同时在依法、符合规划、契合用途规定的前提下,确定入市土地的规模等,合理布局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同样关注农村宅基地,他调研发现,部分地区有宅基地闲置情况。他认为要多渠道盘活宅基地,对已发挥民宿、餐饮、文旅等经营性用途的宅基地可纳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交易;或可允许闲置的宅基地复耕为农业用地,转化为补充耕地指标。
无论探索宅基地入市的可能,还是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都指向关键问题:蛋糕怎么分?张义民发现,土地入市收益分配有待厘清,譬如村集体与村民之间的收益分配,需要更明确清晰的相关制度性规定,保障农民收益权利。
他建议要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长效机制:“一方面注重解决、提升土地入市前的公共管理问题和公共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规范内部分配,加强对村集体收益使用的监督管理,防止侵害村集体和农民利益的行为,探索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长效机制。”
特色
向科技要产能更提品质
乡村振兴需找准特色,挖掘地域价值,避免同质化发展。张义民说:“农村就怕‘一窝蜂’,大蒜贵大家种大蒜,草莓贵大家种草莓,到时候最受伤的还是我们农民的利益。”
打造乡村特色,需科技精准赋能。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黄勇平对此深有体悟:他的家乡是秦岭南边一处偏远村落,近年来先后落地了一些产业园区,但因留不下人才,导致产业发展无法延续,村民收入存在波动。
他认为要找准特色。家乡水好空气好适合养鱼,如何将一条鱼养出品质“附加值”致富农民,他提出思路,“我研究的是一种吃湿垃圾的昆虫黑水虻,富含高蛋白适于喂养禽类和各种水产品。目前已搭成模块,已形成一套生态循环体系”。相较常规养殖这种方式对水体污染少,农产品附加值由此体现,“消费者愿意为健康买单,农民能提高亩产收入”。
他建议,对农产品研发的落地项目给予税收优惠。通过划片包干的方式将行政区域内能够调动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资源与项目进行匹配,为项目研发提供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总商会副会长、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瑞芬则聚焦将标准融入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注重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大财政投入,梯次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修订工作”。
产业
发挥乡村消费市场作用
乡村消费市场在于挖潜,更在于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目前,全国有近2亿人以农业为就业产业,有约5亿人居住在农村,大基数底盘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供底气;提升乡村消费市场能级,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代表委员的调研印证了城乡经济联系的热火朝天:青浦区的虹桥花谷,一处落地乡村的市级重点花卉产业项目,兜起了春天以来沪上火热花市;沪郊民宿,正在文旅复苏的风口蓄势待发——随着踏青季到来,不少民宿房间提前大半个月就被全部订满……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崇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峻认为要探索“民宿+”的价值,精品民宿在让人住得开心之余还可以拓展更多层次的周边服务,比如衔接小而美的特色博物馆、带动特色农产品美食购物等,还可以培育一些生态文化IP。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同样关注培育“高品质民宿”。他指出,如何进一步引导这一消费趋势,让城里人逐步形成郊野消费新潮流,本身就是提升内需、扩大消费的举措。
他建议要充分发挥村民积极性:“‘上楼’的村民如果愿留下来参与度假村工作,政府要帮助他们进行职业培训。相关部门对高品质民宿要制定、细分评级标准,定期考核,积极引导消费趋势。”
无论产业如何发展,前提都要充分保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也留住独特的村貌,留住人们心里的“原乡”。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张文明对全国12个省22个村实地调查发现,乡村振兴过程中,有资本没有处理好项目开发与尊重农村内生治理机制和农民共同富裕的关系,破坏了乡村秩序,导致一种从生态到治理的失衡。
他建议,建立项目制“资本下乡”的长效治理机制。严格规范商业资本下乡项目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既有村民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机制,让农民参与项目的落地讨论,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构建“企业+农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企业和农民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