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支援市急救中心连线生命通道!上海各高校志愿者在120调度岗争分夺秒接电话
发布时间:2022/12/30 新闻 浏览:264
“时间就是生命,铃声就是命令。”在“120”电话调度现场,这是大屏幕前每个接线员的座右铭。近期疫情新形势下,上海医疗资源紧张、医护人员人手吃紧,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日均话务量持续增长,接警压力陡增。生力军从何而来?
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应声而动、挺身而出,包括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健康与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院,以及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等一批大学生接起电话,为“120”院前急救接警力量和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助一臂之力。
紧急招募,流调经验,火速响应
在接到团市委和卫健委团委有关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志愿者的招募令后,次日一早,上海健康医学院团委迅速召集起一支由预防医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组成的青年突击队。他们中有学院团学骨干、也有普通同学,克服期终考试阶段紧张的学习任务,加入“120”急救电话志愿者培训。同时,临床医学院在上半年已储备30余人的“120”急救电话志愿者队伍。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负责招募报名工作的迟嘉珮老师告诉记者:“学生们看到招募信息后,大家都踊跃报名,因为要有医学背景知识,而有的同学还在外地实习,学院共有近20名同学成功报名;其中,苏天尧、张在燊两名同学第二天就培训上岗了,其余同学作为储备力量时刻准备着。”
事实上,上半年大上海保卫战期间,上健医健康与公共卫生学院00后志愿者就参与了3个月浦东疾控线上线下电话流调、密接派单等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公共卫生预备役”,此次120接线志愿者中就有施轶珺这样之前为浦东进行流调的医学生。公卫学院党总支书记顾斐雯表示,这批学子在疾控流调服务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如何开展电话流调的相关经验,以及应对情绪不稳求助者时的沟通术语和技巧。
“120”现场报到后,又经过专业的岗前培训和岗位实训,志愿者们正式担任全市“120”急救电话话务员,轮班上岗接听市民“120”呼叫,并运用规范的术语进行引导询问,同时进行通话内容记录。上健医志愿者任轶琪说,“作为2021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同学,我明白了这次志愿活动与往常是不同的,这一次的急救中心接线是直接面对生死一线,需要更强大的业务能力和心理建设。”
“阳康”后三天即上岗
在决定参加这次志愿者服务前,2022级预防医学(本科)班新生金晨熙,和自己身边部分同学、朋友家人也成了感染人群中的一员,“我深知得病的痛苦难受,并且十分担心它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危害。”金晨熙发现随着感染人数日益增多,医护人员的压力也逐渐变大,“我决定在这关键时刻,尽我所能去帮助我能够帮助的人,决不放弃也绝不妥协。”在小金眼中,作为预防医学学生,这正是一个专业对口的磨砺机会,将来在防疫事件中作出更出色的表现。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康复护理专业的苏天尧,前段时间也刚刚“阳康”,当他看到招募信息时,第一反应便是“自己也阳过,关键时刻,正在‘阳’的市民们需要帮助,希望能尽自己最大努力。”
经过培训,苏天尧“阳康”后第三天便上岗了。家住闵行的他,每天早上7点出门,打车1小时去市医疗急救中心120话务部门上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从8点到20点,中间只有半小时的分批吃饭时间。
其实,苏天尧还有咳嗽。由于急救话务员需要不停地接电话、讲话,喉咙不一会就又干又痒。在他的座位旁边,总是放着一杯水。“我只是在喉咙实在太难受时,才会稍微抿一小口,因为如果喝水太多,会经常上厕所,这样就会少接电话。”小苏说。
除了要准确记录下患者的地址、联系方式,120急救话务员还需要根据病情做出重症、危重症等不同等级的判断。除此之外,话务员还要做一些安抚和紧急指导救助工作。“昨天,一位家属打电话来,不知所措地喊‘他突然晕倒了’。”苏天尧回忆,“我当时请家属赶紧摸一下患者脉搏,根据学校传授的知识和在医院实习的经历,初步判断为急性心脏骤停。我随即让患者原地躺下,然后请120急救中心的指导老师在电话中远程指导家属做紧急的心肺复苏,为120派车争取时间。”
“我是预备党员,在紧急时刻,我应该挺身而出。”在电话那头,苏天尧语气坚定。
一天接了400多个电话
战“疫”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上海健康医学院2022级食品卫生与营养(本科)1班严诗煜身在救命通道的连线中,自己爸爸、妈妈也都参与了防疫工作,为感染的居民、村民送去医疗物资,也不时去充实检测工作的队伍。不仅自家父母成为榜样,身边同行前辈率先垂范,“我也要追随学姐学长们的步伐,兑现自己从医的誓言。”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老年护理专业的张在燊,在紧急培训后连着两天上岗。“周六、周日每天大概接了400多个电话。”两天高强度的工作后,之前一直没“中招”的张在燊开始发烧了,喉咙也开始不舒服。
为了接听更多的电话,“我们只有上厕所和吃饭的时候,才离开座位。”张在燊说,而且都是小步快跑,就希望能多接一个电话,及时把患者的需求传达到。除了问清楚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病史、病症等,在记录时,患者的地理位置尤其要记录清楚。“有的要精确到什么路进去,在救护车上备注;有的要精确到十字路口,防止救护车绕弯路。”
张在燊所在的话务室大约有50多个机位,大家都戴着耳机,争分夺秒地接电话。“在那种场景下工作很震撼,大家互相鼓励着、坚持着。”张在燊在入校第一年便打了入党申请报告,在医院实习期间,亲身体验到人手缺乏带来的紧张,“身为大学生,希望用自己习得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