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长宁这群“小助手”,为封控小区里的高龄独居老人帮了大忙!
发布时间:2022/03/23 新闻 浏览:273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长宁全部养老机构进行封闭式管理;同时,部分小区或楼栋也处于封控状态。为了满足老人尤其是高龄独居老人的吃饭、配药、居家养老服务等“刚需”,助老送餐员、配药志愿者、逆行的养老顾问、护理员等一批老年人的“小助手”纷纷行动起来,织起了一张关爱网!
为1680位老人送餐上门
“13份老年餐!”中午11点左右,赵立翔照常来到了仙霞社区长者食堂,在取餐本上做好登记后,将餐食锁进饭箱,对箱子和双手喷了喷消毒水,发动“小电驴”赶往送餐点。
“这是今天的最后一个取餐点。”赵立翔告诉记者,他为社区高龄老人送餐已有2年时间,原本街道有6位助老送餐员,但由于小区封控,部分同事无法出门送餐,“我原先负责3个大型小区,现在要对接9个小区。”
不到10分钟,赵立翔就抵达了某封控管理小区,将写有门牌号的餐食转交给志愿者送上门。“雪菜烧黄鱼、烂糊肉丝、番茄炒蛋、炒青菜,灵额老灵额!”79岁的任爷爷收到餐食后说,“小区实施封控管理,我不会用手机买菜,就给居委会工作人员打电话,提前订了餐。一顿饭20元不到,很方便。”
据了解,目前长宁区共有1680位老人有助餐需求。由于长者食堂、助餐点暂停堂食,有条件的街道(镇)采取由配送专员直接送至老人家中的方式,保障老年人的用餐需求。个别封控小区则统一送至门口,由志愿者、老龄干部分别送往老人家里。
解老人用药“燃眉之急”
居家老年人往往存在一些慢性病,需定期配药补药。
居住在新泾镇的张奶奶年过八旬,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长期服药。然而,在新泾镇全域小区实施闭环管理、进行网格化核酸筛查期间,张奶奶所配药物就要吃完了,胰岛素也将用完,出不了小区的张奶奶心急如焚。
居民区得知情况后,立刻将张奶奶的药物一一拍照,与医院取得联系,派志愿者前往配药。当老人拿到药物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据悉,在同仁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新泾镇建立了一个“封控医疗需求对接群”,同仁医院为代配药的志愿者开启“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累计为320多名老年人解决用药难题。
出不了小区的老人有志愿者帮助,而对于出得了小区的老人,因路上存在风险等因素,部分街道也积极利用好养老顾问团队,让老人安心居家。
虹桥街道的养老顾问第一时间就在小区里一家一户地排摸,遇到独居、高龄的老人就记录下来,养老顾问每天打电话咨询他们的生活所需。各居民区养老顾问将老人的用药需求汇总给街道养老顾问,统一代为配药。“要跑好几个地方才能配齐,但是能让老人少走一步,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意义。”一位养老顾问说道。
此外,依托长宁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AI语音电话提示内容近期有所修改:“请问您是否有配药需求?是否有就医需求?如有身体不适等情况,需要帮助,可直接按1号键由人工坐席为您提供服务。”“亲爱的长宁区老年朋友,疫情还没有结束,请减少外出做好防护,避免去人员密集处,出门一定要佩戴口罩和勤洗双手……”通过超1.5万次的主动关爱电话,老年人配药等生活需求,可以一键转接至服务平台,进行进一步的跟踪处理。
居家关爱服务“加码”
在封闭管理期间,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但有些老人出行不便,甚至卧病在床。有居民区便征得老人和家属同意后,和采样人员一同上门,为老人提供采样服务。“看到核酸结果是阴性的,我们也放心,居委工作人员也放心了。”一位老人的家属说道。
周家桥街道96岁高龄的顾爷爷,每周都有助老员上门为其提供扦脚、理发、家政等上门服务。疫情期间,虽然小区并未封闭管理,但是街道服务办提出,助老员要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上岗”。助老员朱永立、姚林表示理解,不但积极做好核酸检测,上门服务还全程戴着口罩,有时几小时都不能取下。顾爷爷说,“每周看到他们,已经成习惯了,这段时间确实麻烦他们了,但服务一如既往地用心用情,我心里都有数,很感激他们的。”
当助老员得知街道还有不少居家老人时,主动提出对接服务,“一定程度上老人虽然出行受限了,但居家生活却更有品质了。”街道工作人员表示。
此外,疫情防控期间,“老伙伴”结对关爱服务不停。“老伙伴”志愿者们通过电话慰问、视频聊天、微信语音等线上形式,累计慰问结对老人近5万次。针对独居老人,通过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呼叫中心,线上养老顾问团队开展人工关爱呼叫,累计拨打关爱电话近2000次。
封闭的养老机构织起关爱网
长宁某养老院封闭前夕,院内的夏奶奶刚刚因病从医院返回,封院的消息一下子让家属忧心不已。为了让家属放心,护理员在照料时会经常拍照片和视频,过后再发给家属。“刚出院时极度虚弱,现在基本康复了。我们每天都通视频,老人一直跟我们说‘放心放心’。”夏奶奶的家属说道。
住在养老院里的胡爷爷92岁了,突然有一天发面部带状孢疹,然而家属所住的小区却封控管理了。经过胡爷爷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养老院派护理员陪同老人前往医院就诊。细心涂药、贴心照顾之下,胡爷爷10天的时间就康复了。“多亏了他们,从身体上到心理上都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还经常安慰我们家属‘不要担心’。”胡爷爷的家属有些哽咽地表示。
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也没闲着……
在虹桥路上的人寿堂颐养院里,每天上午10点,院内老人们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上海疫情发布会。此外,人寿堂颐养院还组织了制作挂件、设计旗袍、绘画屏风等趣味课堂活动,变着花样让老人的封闭生活不枯燥。
记者了解到,自3月11日起,长宁所有养老机构都处于封闭管理,在院人员“不进、不出、不换”,工作人员每周至少2次、入住老人每周至少1次核酸检测,设置隔离观察室、配备防护用品等,力争守住养老机构“零输入、零感染”的底线。
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几乎是第一时间只收拾了简单的行装,就告别了家人入驻院内。每天忙碌的工作之后,在养老院的各个角落里,总能看到隔着屏幕与家人“见面”的工作人员们。想念孩子的妈妈、远程指导作业的爸爸、叮嘱父母注意防护的儿女……他们,织起了长宁养老机构中无形的关爱网!
下一篇: 上海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