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浦东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新闻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市场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

近日,奥维云网正式向万和电气颁发“中国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连续三年销量第一”证书,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第137届广交会开幕首天 中企跨境三方对谈把脉跨境B...

日前,第 137 届广交会在广州启幕。对于全球客商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优质企业的“竞技场”,也是全球贸易的...

浦东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2/01/27 新闻 浏览:298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全力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今天(1月26日)举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宣介会。

宣介会上,浦东新区正式发布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下面简称《行动方案》)。围绕《行动方案》,会议主要宣介了浦东在加快引领区建设的背景下,在扶持加快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上的政策及空间布局。

“固优、补弱、育新”

《行动方案》明确未来三年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

为加快推进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浦东新区特制定《行动方案》,着力打造引领带动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参与全球生命科技竞争的策源地、“全球新”产品持续涌现的源创首发地。

宣介会上,结合《行动方案》,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从产业发展情况、未来规划目标及推进举措三个方面,介绍了浦东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的成果、未来的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下一步重点开展的工作。

据介绍,浦东新区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已达2700亿元,一批产业重大项目开工,一批功能性平台提升项目开启,整个产业引领态势显著,在创新研发、产业制度创新和产业布局上优势凸显。

未来三年,浦东新区将在创新能级、产业规模、产业集群效应、产业生态4个方面实现:新靶点、新机制等发现能力进一步增强,小分子化学药、细胞治疗、抗体药物、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4000亿,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亿,高技术服务业营收超过500亿,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50亿级企业5家、10亿级企业15家;培育全球行业百强企业2-3家、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8-10家,新增上市企业20家,新建大企业(外部)创新中心、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0家;产业服务平台加速集聚,审评审批与上市监管科学高效,金融服务精准助力,产医融合深度推进,高端人才规模持续保持国内领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浦东新区将充分发挥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创新优势,按照“固优、补弱、育新”的发展思路,聚力先发优势上台阶,着眼薄弱环节补短板,引孵新兴产业育新极。

为全力推进《行动方案》的落实,浦东新区下一步将重点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以产业政策为抓手,推进补链固链育链。发挥产业政策杠杆,优化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产业化投入,紧密围绕创新策源、成果转化、改革试点、产学融合,精准施策,聚焦全产业链补链固链育链,推动产业要素集聚,促进重大项目落地。二是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促进产业国际接轨。实施落实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地方法规,深化生物医药特殊物品和研发用物品入境便利化试点,深化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监管创新改革,支持功能性平台赋能产业发展。三是以专业服务为抓手,提升产业发展氛围。成立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建设,继续举办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张江细胞产业国际峰会等高水平产业大会,优化生物医药产业服务专员制度。

“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

是浦东对生物医药企业做出的重要承诺

为保障“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近两年,浦东新区加快布局产业新方向,依托南北科技创新走廊,构建生物医药发展新格局,以张江药谷地区为创新源头,张江医学园(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张江总部园、张江民营经济总部园为5个特色园,以及迪赛诺老港基地、外高桥生物医药基地、金桥地区、世博地区等4个其他园区,进一步形成带动全市、辐射长三角的协同发展格局。

此次,《行动方案》明确了浦东新区未来三年在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方面的重点任务:推进园区协同联动,打造品牌产业地标。主要包括推进生物医药领域混合产业用地试点,推进产业用地储备工作,优化产业用地供给机制,探索有突破性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合同委托生产(CM0/CDM0)基地扩大生产能力;打造“一源多极、特色发展、协调联动”的群落式产业空间体系,依托浦东新区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推进生物医药南北联动协同发展。

据浦东新区副区长毕桂平介绍,浦东新区已明确划定了产业基地和产业社区,产业用地以空间规划为引导,向产业基地、产业社区集聚。同时强化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引领,推进规划环评成果落地。目前张江各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工作正有序开展,区域内涉及园区都按时完成了规划环评工作。

在优化产业用地供给机制上,新区将推进标准地出让工作,实行“弹性年期+有条件自动续期”制度;探索突破现有有关永久建筑与临时建筑的分类方式,建设可循环利用、结构相对简易的短期利用建筑;探索优质项目上下游产业联动的供地模式,打造规模化、集约化、航母级的生物医药集群板块。

混合产业用地试点方面,新区将开展多种混合用地模式试点,试行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改革,构建混合产业用地和单一用地均衡配置的产业用地格局。试点模式主要有“明确用途+规定比例”模式、“提高单一用途产业用地混合成分”模式、“适建用途+自主比例”模式三种。

毕桂平表示,新区将强化产业空间高效治理,盘活存量土地资源,促进各类空间载体整合协同、有效利用,提升土地利用经济密度和产出效益,实现“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首部地方产业立法落实举措出台

科创策源功能一直是生物医药产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产业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而科创策源功能的提升离不开制度的创新。为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浦东新区一直致力于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努力形成生物医药“浦东方案”。

比如,作为研发重要支撑的特殊物品进境问题过去一直是研发企业快速发展的障碍。新区政府探索建立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境白名单制度,并形成建立张江生物医药联合监管平台。2020年7月21日,特殊物品进境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进一步简化了特殊物品进口审批流程,缩短低风险特殊物品进口审批时限,提高特殊物品通关效率。

2021年12月2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规定》共34条,从完善管理体制、推动改革突破、创新服务机制、促进产业融合、强化资源保障等五个方面,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实施与空白填补。

作为浦东新区首部聚焦产业促进的法规,《规定》的出台,帮助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率先取得突破,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支持、提升科技策源能力、提高改革综合效能,有助于浦东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

据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李晓亮介绍,浦东新区将从4个方面着力落实《规定》的相关条款:一是争取一批先行先试。《规定》在一些国家事权上做了比较大的变通,比如多元化主体投资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研究及产业化(第七条)、药品多点委托生产(第十条)等,其中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上海市还在积极向国家争取,其他条款在前期沟通中得到国家部委的积极反馈,新区将配合市相关主管部门继续推进落实。二是配套一批实施细则。针对药物临床试验阶段申请药品生产许可(第九条)、体外诊断试剂自行研制(第十一条)等条款,新区将会同市相关职能部门制订一批实施细则,推动相应条款落地。三是固化一批创新实践。对生物医药特殊物品、研发用物品便利化通关“白名单”制度(第十五条),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优化通关流程并在全区推广;对动物生物二级实验室备案(第十四条),明确企业备案路径。四是推进一批功能平台。包括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服务站(第十七条)、国家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服务机构(第十六条),上海医疗器械检测研究院(第十七条)、上海临床研究中心(第二十条),生物医药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等。

李晓亮表示,未来新区将邀请更多的企业参与立法创新实践,并在后续的产业政策中加大扶持力度,与企业共同打造产业营商环境高地,推进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