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上海部分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六分类”

新闻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市场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

近日,奥维云网正式向万和电气颁发“中国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连续三年销量第一”证书,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第137届广交会开幕首天 中企跨境三方对谈把脉跨境B...

日前,第 137 届广交会在广州启幕。对于全球客商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优质企业的“竞技场”,也是全球贸易的...

上海部分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六分类”

发布时间:2022/01/07 新闻 浏览:299

最近有市民反映,上海推行多年的生活垃圾“四分类”体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变成“六分类”。

记者走访发现,在全市“四分类”体系维持不变的基础上,有部分小区自发试点“六分类”,并非强制要求。

去年12月30日早晨,阳光苑居民杨取英拎着打包好的垃圾走向定时投放点。她手里拎的垃圾袋有三只:一只装干垃圾,另外两只装湿垃圾。比起其他小区的“四分类”垃圾桶,阳光苑多出一个,也用来装湿垃圾,不同的是,上面贴有提示“餐前未烹饪的垃圾”。一旁,原来的湿垃圾桶上也贴有提示“餐后已烹饪的垃圾”。

除了湿垃圾分成两类,该小区还将旧衣物(废弃纺织物)从可回收物里单列出来,定时定点投放、收集。于是,便有了“六分类”。

“一年前就开始了,现在大家都很自觉。”杨取英说,阳光苑和周边几个小区最早尝试“六分类”,事前街道和居委会多次征询居民意见,还花了3天进行宣传,安排志愿者手把手教会居民分辨餐前、餐后湿垃圾。

花木街道牡丹第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舒征坦言,很多居民一开始不理解,认为“四分类”能坚持就不容易了,现在又多出两样,更麻烦了。但坚持做下来,普遍感觉“六分类”并不复杂。

既然“六分类”值得鼓励,未来会在全市复制推广吗?

记者从上海绿化市容部门了解到,垃圾分类标准并非一成不变,只要条件成熟,可以鼓励更多小区尝试精细化分类。

这并不是说“四分类”不好。如今实施的“四分类”是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后,得到肯定最多的标准,也是当下最能匹配末端生活垃圾处置实际情况的标准。但不能排除将来有更适合的标准来取代“四分类”,这由垃圾末端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和能力来决定。

上世纪末,上海刚开始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时,末端处置方式以填埋为主,最初是以垃圾是否容易降解、是否会对填埋处及周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污染为主要原则进行分类。

此后,末端处置方式逐步向填埋、焚烧、综合处理等多样化发展,垃圾分类方式也发生变化:生活垃圾焚烧前需对废玻璃单独分类,以防玻璃进入焚烧炉后粘结炉排,引发机械故障,影响焚烧效果;而综合处理方式主要以堆肥技术处理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因此,2000年以后,上海采取“一市两制”的分类法——在焚烧厂服务地区实行“废玻璃、有害垃圾、可燃垃圾”的分类方式;在其他区域实行“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方式。

本世纪初,可回收物由于价值低、收运处置体系运行不畅等因素,开始大量混入生活垃圾。从2007年开始,上海在居住区实行“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类方式。

上海世博会后,上海生活垃圾出现一个明显特征:有四到五成为食源性的易腐垃圾,即湿垃圾。借鉴台北案例,结合自身实际,上海从2011年开始在居住区推进以“干湿分类”为基础的“2+X”模式,这一模式如今演变成“四分类”。

将湿垃圾尽可能分离出来,可有效增加焚烧垃圾的热值,提升焚烧效率,同时避免有害气体的排放,因此“干湿分类”为基础的“四分类”十分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

可以预见,随着末端处置技术的不断提高,分类标准还将调整,很可能在“四分类”的基础上出现更多的专项细分品种,甚至是类似日本等国家那样有十几类的精细化分类方式。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