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沪上沪剧团推陈出新上演现实题材新作
发布时间:2021/07/13 新闻 浏览:438
“等你这颗泪,等了这么久,等你这颗泪,等了六春秋……”台上,唐晓红用颤抖的手指抹去丈夫的眼泪;台下,观众也在悄悄拭泪。经过6月在青浦、松江等区一系列试演,7月18日,《石榴红了》将在奉贤区会议中心首演。“天气越热,越要送戏到观众家门口。”唐晓红扮演者、勤苑沪剧团团长王勤说,“夏夜,有什么比散散步、看一出家乡戏更畅快?”
选对题目讲述身边故事
顶着烈日与暴雨,海梅艺术团奔走在浦东金桥镇、北蔡镇文化中心剧场,演出反映浦东创新社会治理的沪剧《“家门口”的故事》。与勤苑沪剧团一样,海梅艺术团以身边故事为题材创作,“服务中心就在家门口,四站一室功能齐全真便利……”《“家门口”的故事》铺开市井生活画卷,讲述新风村“家门口”服务中心建成后,村党支部书记浦芳针对村民日常看病难、孤寡老人精神生活贫乏等棘手问题,和同事们一起积极破解,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该剧已确定20个街镇巡演计划,未来有望进一步走进浦东全部36个街镇。
“我们不满足于唱老戏,观众也不愿意一直听老戏,市场要求沪剧推陈出新,拿出接地气的现实题材新作品。”王勤说。《石榴红了》由上海奉贤交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勤苑沪剧团联手打造,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奉贤公交车票务员汤晓红事迹为题材。汤晓红用六年真情守候,换来植物人丈夫苏醒,编剧、奉贤区文联主席瞿建国听说她的故事后,多方采访,花费两年时间八易其稿,完成《石榴红了》。《石榴红了》试演时,观众的热烈反响让王勤深感“题目选对了”,“伴随哭泣声、大笑声、乱扔房间里物品声、摔碎六年的药罐子声,观众和我们一起又哭又笑。”《石榴红了》在青浦试演时,汤晓红来看戏。演出结束,她在热烈的掌声中走上舞台,与王勤紧紧相拥,千言万语汇成两个字:谢谢!
本地故事吸引本地观众
《浦江儿女》近日在浦东新场镇文化中心剧场成功首演。近年新场镇打造“文创小镇”,先后推出《情与法》《浪子回头》《清泉》等多部沪剧。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赓续红色血脉,新场镇党委、政府联手海梅艺术团策划推出《浦江儿女》。《浦江儿女》取材于浦东红色历史,讲述1945年春,中共浦东工委联络员高大龙递送重要情报时遭遇日军、身负重伤,在金大伯一家帮助下,几经周折才成功送出情报,使浦东抗日游击队胜利拔掉日寇据点。该剧歌颂共产党人和老百姓鱼水深情,具有鲜明浦东地方特色。胡永其创作过《滨江情缘》《泥城枪声》等14部浦东题材沪剧,“这次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反复修改打磨剧本。”
以本地故事吸引本地观众,是近年民营沪剧团不约而同的选择。新东苑沪剧团的上海解放题材新剧《飞越七号桥》,围绕七宝历史展开。文慧沪剧团《早春》则刻画牺牲在龙华的左联五烈士之一、作家柔石。
《浦江儿女》邀请上海沪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凌月刚导演、上海沪剧院副院长洪立勇作曲。如今,民营沪剧团的幕后团队越发藏龙卧虎。国家一级导演彭安娜执导《石榴红了》,她形容该剧像一首抒情的散文诗,“真情守候一个人的爱,一家人的爱,一群人的爱。”
三伏天,剧团做好打硬仗准备。海梅艺术团团长、《浦江儿女》制作人王海标说,浦东开发开放圆了他的艺术之梦。为排好《浦江儿女》,他甘愿当好后勤,让演员们集中精力投入排戏;他还和导演凌月刚在服装、道具等环节严格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