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为什么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工业设计师?

新闻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市场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

近日,奥维云网正式向万和电气颁发“中国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连续三年销量第一”证书,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第137届广交会开幕首天 中企跨境三方对谈把脉跨境B...

日前,第 137 届广交会在广州启幕。对于全球客商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优质企业的“竞技场”,也是全球贸易的...

为什么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工业设计师?

发布时间:2021/06/24 新闻 浏览:450

杨明洁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工业设计师

问起身边的人

他们说那是学生时代的偶像

曾就职慕尼黑西门子设计总部

后回国创办自己的设计机构、品牌

他将上百项全球设计大奖,收揽囊中

同波音、爱马仕、轩尼斯、奥迪等顶尖大牌合作

他的作品被法国蓬皮杜中心永久收藏

他将一座102年历史的发电站改造成为了

中国第一座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杨明洁工业设计博物馆

陈列着他从全世界搜罗的上千件古董工业品

见证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YANG DESIGN的办公空间坐落于博物馆的六层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现代馆)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历史馆)

我们在博物馆顶楼

采访了著名工业设计师杨明洁……

“快乐、愤怒,都是我做设计的动力”

01 定位,设计师

远赴德国

1994年,我在考大学,中国美院和浙江大学都在招工业设计。那时并不清楚这个专业是做什么的,只知道和我喜欢的东西有关联。后来,我读了浙江大学的本科,中国美院的研究生,再到德国继续学习。毕业后在慕尼黑西门子设计总部工作,那是全球最大的设计公司之一。接触了很多国际项目,在那里学到了重要的设计原则。直到今天,我始终专注于工业设计领域。

 

做设计,让我获得一种单纯的、发自内心的快乐。以此为前提,才会专心把一件事做好。这意味着我不会受外界的任何干扰或压力而改变方向。而是努力做更好的设计,以获得更多的快乐。

(杨明洁设计作品 受邀原研哉策展的HOUSE VISION 未来之家“绿舍”)

回到中国,看不到远处的自己

2004年,我还在西门子设计手机,使劲研究手机按键如何排布,品牌识别性。

2007年,苹果第一代智能手机发布,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手机物理按键不存在了。

完成了在德国的学习和工作后,我回到了上海。

因为,我的德国导师一直有一个愿望。他当初邀我去德国,就是希望有一天我能回来,把学到的东西带回中国,影响和推动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杨明洁设计作品 法国轩尼诗中式餐具)

中国虽然在设计领域落后德国,但活力、机会、发展高于德国。在这里我很难想象明年会发生什么,预见不到远处的自己,这也是我最后决定回来的重要原因。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

(杨明洁设计作品 羊舍扶手椅“榫卯的重构”)

互联网到来,近十几年,中国发展非常快。

面对这么多诱惑和机会,我希望去做出选择,放弃没意义的诱惑,专注于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极致。人的一生有限,如果什么都做,就意味着什么都做不好。每天改变方向就意味着没有方向。

(杨明洁设计作品 美国波音飞机内舱自清洁洗手间)

02美学,虚山水

简单是一种精神

我的导师在我回国前,说过一句话:简单是一种精神。他建议我每年只做一到两件作品,品质足够好,是可以留存很久的。但在中国很难做到这一点,环境太过浮躁。

我们必须改变态度,设计并非是商业的工具,而是独立存在的。设计应该很好地解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友善的,而非对立的。

(杨明洁设计作品 意大利品牌natuzzi多功能家居系统)

我在不断做减法,让自己变得单纯一点,才能看清什么是没意义的诱惑。一位设计师,如果能看清楚自己擅长的,并专注做到最好,他的作品一定是独一无二并对这个世界有正面启迪意义。这个过程我还在经历中。

(杨明洁设计作品 爱马仕2019春夏新品发布会展陈)

虚山水,来自儿时美学启蒙 “虚山水”系列的诞生,源自我的童年美学启蒙记忆。我一直很喜欢下雨,尤其是故乡杭州的梅雨季。细密雨丝,形成极其丰富的层层雨幕。眼前的现实世界由近及远,从清晰化为模糊。感官被限制到一个纯净美好的世界中。

(蓬皮杜艺术中心 x 杨明洁 光之森林)

雨、雾、雪、冰形成的“虚空”,抽象成了中国绘画与诗词中的“留白”。这是东方设计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多余、没有意义的全部去除,只保留最重要的,进而成为了一种人文精神与审美嗜好。

(杨明洁设计作品 羊舍“虚山水”庭院及茶室)

我对于难以捕捉的视觉画面非常着迷。若体现到产品设计上,我会比较喜欢用渐变、磨砂半透或是透明的材料。

如果体现到空间、展览与装置上,我一直尝试可以让视觉层层叠嶂却可穿透的“虚”空间。于是便诞生了“虚山水”系列作品。

 

作为一套展示系统,可以任意组装与拆分回收,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的。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仅好用好看,还是能够令人感动的。

( 杨明洁设计作品 设计互联博物馆年度大展,羊舍”虚山水,竹林间” )

新材料研究,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 我们还持续在自己的“CMF实验室”中,研究各类材料的创新应用。发现一款材料很有意思,就去做尝试,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过程中80%左右都会失败,最终能应用到产品开发的约20%。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杨明洁设计作品 羊舍折纸沙发)

有一些产品市场反响不错。另一些是以设计为导向的,诞生出了一系列限量版作品,如折纸沙发、空气沙发等。因为在材料上的突破应用,还陆续被包括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在内的国内外美术馆收藏。

(杨明洁设计作品 羊舍空气系列沙发)

03文化,中国工业设计的断层

中国工业设计的断层

2005年到现在,中国的设计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在德国曾有一位老师说,中德设计相差50年。这几年政府、企业,对设计的重视度越来越大,出现十分热闹繁忙的景象。可是我们对设计的认知还不够,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还不够。一件优良的产品,从诞生到畅销全球,必须依托于一个国家成熟的产业基础及强势的文化背景。

(杨明洁设计作品 羊舍碳纤维智能旅行箱)

畅销全球的德国轿车,让人联想到二战时精美的德国坦克。意大利的家具、服饰品牌,美学品质之高,是脱胎于手工艺的产业基础。苹果、特斯拉、谷歌之所以诞生在美国,因为它是全球互联网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数字文明时代,欧洲的设计发展是循序渐进的。

(杨明洁设计作品 羊舍碳纤维智能旅行箱)

中国的工业设计存在着一个断层,没有完整意义的经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文明,突然进入第三次工业文明。这影响到了我们的审美、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

(杨明洁设计作品 SUPER NOTE超级笔记本)

很难做一个纯粹的设计师

因为断层,中国的设计文化并不成熟。设计沦落为商业的工具,除了快乐,愤怒是我做设计的另一个驱动力。名创优品、拼多多等这样的企业上市,是对于知识产权的漠视,伤害的是一个国家的品牌。这样的事情频繁发生,对中国设计师是极大的打压。让设计师无法纯粹面对设计本身,而要考虑设计以外的很多东西。事实上,那些应该有更专业的人去做。人的一生能够做好一个专业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杨明洁设计作品 肯德基可循环餐篮)

维基百科上对于“日本职人精神”的解释:“追求自己手艺的进步,并对此持有自信,不因金钱和时间的制约,扭曲自己的意志或做出妥协,只做自己能够认可的工作。一旦接手,就算完全弃利益于不顾,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完成。”

如果从我自身经验去理解所谓的“职人精神”,其实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满足自己的快感!

(混凝土万年历 AD x羊舍)

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的情况下,做这件事本身是快乐的。就好像“做设计”这件事情本身对我而言就是快乐的。

而非出于某种功利驱动或是强大压力制约之下而为之。这是一种信仰式的价值观,而非投机式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我希望更多的设计师持有一种信仰式价值观。

(杨明洁设计作品 壹基金救灾帐篷)

中国未来的审美方向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先生曾到我的博物馆拜访,他看到我们所做的一整幅时间轴对比研究图。对比的是在同一时间点,西方与中国在设计上所发生的大事记。

原研哉问我:有宋代的么?我回答:很遗憾,还没有整理进去。

(杨明洁设计作品 瑞典绝对伏特加双瓶装)

陈寅恪先生曾说: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体现在国画上的“留白”,瓷器上圆、方、素色的单纯质感,以及后来的明代家具。 既然中国在宋代就出现了极简审美,那为何当下中国主流人群的审美嗜好与价值判断,更喜欢喧嚣、繁琐、贵重材料堆砌的东西?

往下深究有很多原因。

(杨明洁设计作品 德国奥迪双色太阳镜)

(杨明洁设计作品 法国标致508 e-Bike智能电动单车)

(杨明洁设计作品 施耐德监控设备)

关于文化,我的德国导师 Dieter Zimmer 教授曾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文化”这一概念,将其视为精神,而将设计视为标准。

即便经历断层,文化也会从根源上,以某种方式自然地继续生长。而非浮于表层的符号或形式上的模仿,我希望能够从文化的根源上开始思考,然后设计。

我想,一个国家的设计水准,其实并不在于那些看似喧嚣、宏伟、浮华的表面,而是在于究竟有多少人愿意为了一件单纯而美好的事物,坚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