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上海气候周2024:碳金融与碳数据的时代机遇
发布时间:2024/04/25 财经 浏览:309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大背景下,碳金融与碳数据已成为驱动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工具与创新领域。作为全球气候周系列活动的首站,上海气候周2024承载着开启全球气候对话与合作新篇章的重要使命。
4月22日,为期一周的上海气候周2024正式启动,由辰韬资本、中信建投期货、奕碳科技、荣正易思集联合主办,禾迈股份协办,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碳经济服务专业委员会、胜淼投资指导的上海气候周 2024「碳金融与碳数据的时代机遇」分论坛于4月23日在上海浦东召开。
近2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供应链碳数据、碳市场发展、电碳协同以及ESG信息披露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挖掘碳金融与碳数据融合所带来的商业潜力和社会价值。
辰韬资本合伙人萧伊婷:减碳投资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一笔精明的经济账
随着全球对碳排放的监管日益严格,企业面临的碳成本正逐步上升。因此,投资减碳技术,从长远来看,不仅能帮助企业规避高昂的碳罚款和碳配额购买成本,更能转化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资产。
辰韬资本合伙人萧伊婷表示减碳投资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一笔精明的经济账。她强调,当减碳技术的成本低于碳配额价格时,行业将迎来快速的商业化落地,这将是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动力。
并以欧盟自2024年1月1日起将航运纳入EU ETS体系为例,由于欧盟的碳配额价格是中国的6倍,船公司采用中太能源的EGCS+OCCS方案,2.41年即能回收投资成本。
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GE)的预测,到2040年,碳价将上升至400美元/吨。在此价格水平下,采用OCCS方案的投资回收周期将缩短至1.26年。
按英国劳氏船级社、毕马威咨询等权威机构的分析报告,航运减碳短中期价格竞争力最高是OCCS,中长期是绿氨。2025年中东电价将下探1美分/度电,为氢能源贸易提供坚实的成本基础,绿氨以其在中长距离运输显著的成本优势,将成为未来全球绿氢贸易的最佳载体。
奕碳科技CEO郑开宇:智能化的供应链碳数据管理正是让自主披露的碳数据兑现实际收益
基于奕碳科技在化工、食品饮料、新材料、汽车等产业链数千个碳管理和碳计算项目经验,奕碳科技CEO郑开宇表示,供应链链主企业已有能力对自己边界内的范围一、二碳排放进行妥善的管理。
在此基础上,链主企业有很强的意愿影响和管理供应链上的碳排放并希望实现更安全的数据管理和更有力的数据披露。针对这一痛点,奕碳科技于论坛现场发布CCC.ai 小蔡产品,可为链主企业提供智能化的供应链碳数据管理工具,实现全域供应链机遇发现。
奕碳科技郑开宇表示,智能化的供应链碳数据管理正是让自主披露的碳数据兑现实际收益,推动链上企业成长为新的链主企业,帮助非供应链企业上链的关键点。
荣正集团合伙人茆娟:可靠透明碳数据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荣正集团合伙人茆娟表示,“随着2030年碳达峰关键时间节点的到来,各方包括政府、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企业客户、股东甚至是消费者等对于双碳的关注程度愈发提升。”
目前,碳数据来源多元,除政府、第三方组织公开数据等,还有上市公司定期披露报告、ESG报告等非财务报告。但面临碳排放数据未有统一标准的问题。这其中,碳数据来源可靠性与可溯性较差是首要挑战,其中包含缺乏统一的碳排放信息披露标准、缺乏碳信息披露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
茆娟表示,构建碳排放披露体系、提高数据准确性、推动数据全流程管控,通过持续强化碳数据可靠透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中信建投期货首席分析师唐惠珽:CCER重启迎来多重变革
中信建投期货碳中和与电力首席分析师唐惠珽表示,目前碳抵消正被视为高风险政策工具,但其作为脱碳工具仍具备高价值。吸取国际经验,CCER重启迎来多重变革。一是方法学管理由备案制转为审批制,作为数据质量管理的前置。二是突出自愿属性,满足放管服改革要求,项目行政备案逐步过渡到“公示+登记”,第三方审核机构成为数据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引入市场监管总局严格管理其资质和职业规范。三是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实行项目业主和第三方审核机构“双承诺”机制。
唐惠珽女士指出对于CCER和绿证存在重复计算的疑虑,实质上来源于电力间接排放纳入碳市场。中国碳市场正在考虑将电力间接碳排放纳入监管,由此,“绿电消费能否核减碳排放”便成为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的关注焦点。第二类“双重计算”是指绿电消费与基于位置的电网排放因子的重复计算。2024年4月,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是中国为解决第二类“双重计算”问题迈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