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二十大首场“党代表通道”上,他们这样讲述教育故事
发布时间:2022/10/18 教育 浏览:257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其中,朱有勇、王亚平、林占熺、祖力亚提·司马义几位党代表讲述了他们的教育故事。
朱有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在云南省澜沧县驻村科技特派员。澜沧县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曾经是深度的贫困地区。2015年,我60岁,成为了脱贫攻坚的一员,我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用冬闲田种上了冬季马铃薯,推广了林下中药材,开办了农民技能培训班,让农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能有收成。我将继续扎根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代表问答
人民日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您被称为“土豆院士”,请问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您和您的同事们都有哪些新的实践呢?
朱有勇代表:
我住在蒿枝坝村,脱贫摘帽以后,农民的口粮从粗粮换成了大米。但是我们村没有水田,只有旱地。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成功地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的新技术,实现了水稻上山旱地种植,解决了口粮生产的难题。水稻上山有两个创新点:第一个创新点就是水稻的旱地分蘖。自古水稻都是种在水田里面,一根秧苗变成一棵稻株。我们选育了一系列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旱地条件下与水田一样,分蘖完成,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个创新点是旱地除草,旱地的杂草比水田多得多,我们根据杂草的生长规律,创建了杂草萌芽期的封草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水稻上山很受农民欢迎,今年云南推广了50万亩,蒿枝坝村推广了405亩,最高亩产788公斤,最低634公斤,总产28万公斤。蒿枝坝村277人,人均产量超过了1000公斤,饭碗牢牢地端在了我们自己的手中。
水稻上山是我们学习总书记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的具体的实践。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的科技创新。
王亚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大队航天员王亚平。今天是10月16号,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去年的今天我和战友出征太空,此时正在对接通道,准备开启空间站核心舱的大门。现在我怀着同样激动的心情站在“党代表通道”上,即将步入党代会庄严的大门,感到无比光荣,对此我充满期待。
代表问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您是我国第一个在太空授课的太空教师,也是第一个进驻中国空间站、第一个漫步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在轨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您能否分享一下亲身经历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对未来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有什么期待?
王亚平代表:
大家知道,现在我的三位战友正在浩瀚的太空“出差”。每次在太空听闻到党和国家的大事、喜事,对我们来说都是最强大的精神激励。我们幸运地步入了新时代。从2013年我首次飞天,到一年前再次飞天,这十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捷报频传、勇攀高峰,我们有了更广阔的飞行平台、更长的飞行时间,有了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我由衷地为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十年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当年神舟五号首次飞天,我有了自己的飞天梦想。但那时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够飞上太空,并到舱外漫步,还能在太空给孩子们讲课,点燃他们的飞天梦想。如今,第一批听我太空授课的孩子们,已经成为了我航天战线的队友。航天事业带给我最深的感受,一个是时代的力量,一个是传承的力量。今天,站在“党代表通道”上,我同样感受到这样的力量。
媒体朋友问我对未来的中国航天有什么期待?现在第四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已经开始,欢迎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我们。再过不久,中国空间站也将全面建成,我们也期待和国外同行一起进驻中国空间站,共同探索浩瀚宇宙。
最后,我想说:心有翼,自飞云宇天际;梦无垠,当征星辰大海。我的心始终在星辰大海上,我们始终准备为党出征,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林占熺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林占熺,是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中心的首席科学家。1983年我开始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研究,发明了菌草技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长期关怀下,菌草技术从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菌草成为每年扶贫协作的第一个产业,帮助西海固17500个农户摆脱了贫困,被称为致富草、幸福草。菌草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了贡献。菌草援外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菌草技术和减贫经验已经传播到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我将以二十大为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
代表问答
中国日报记者:
您是电视剧《山海情》中农业专家的原型。如今,菌草技术不仅让闵宁镇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而且推广到了106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都因为菌草摆脱了贫困。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让您难忘的故事能与我们分享吗?
林占熺代表:
菌草技术走向世界,我印象最深的是援外第一站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20多年前,那里还处在刀耕火种的部落经济状态中,如何让他们掌握菌草这一现代生物技术,这是我们遇到的一大难题。我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把技术本土化、简便化,让村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获得成功。他们为了庆祝菌草技术示范成功,举行了非常隆重的现场会,巴新总督、9位部长、五千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参会,他们载歌载舞,高呼“China菌草、菌草China”。为了记住来自中国的帮助,一位部长把自己女儿的名字改叫“菌草”,而且特地登报公布。此后,从南太到非洲、拉美,许多人通过种菌草、种菇,摆脱了贫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到目前为止,我们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菌草技术骨干一万两千多人,培养菌草留学生24人。他们把菌草技术翻译成18种文字在各地传播,他们在实践菌草理想,他们在为自己国家服务,同时为人类服务。2017年,菌草技术被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列为重点项目,正在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祖力亚提·司马义
喀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祖力亚提·司马义,是喀什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我生长在新疆。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之后,怀揣着建设边疆的信念,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希望把知识的力量传递下去。过去十年,对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感同身受。我曾多次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向世界讲述真实的新疆,以真相击破那些恶意的谎言和抹黑。能够当选为党代表,来到北京参加这次庄严的会议我深感荣幸。我将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一起,为建设教育强国继续奋斗。
代表问答
CGTN记者:
您曾长期在新疆从事教育工作,也多次前往联合国讲述新疆的故事,近几年有哪些变化和故事让您印象深刻?
祖力亚提·司马义代表:
不久前我刚从日内瓦回来,以中国学者的身份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讲述这些年新疆的变化,过去的十年我们新疆地区年生产总值翻了一番,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多,都创历史新高。新疆各族群众平等地享有安全、稳定、发展和进步的幸福生活。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都只是抽象的数字和概念,但是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而言,这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长期跟踪调研的例子,在阿克苏温宿县有一个维吾尔族女孩,她初中毕业后,先在当地的职业学校学习刺绣,之后去了乌鲁木齐的一家服装厂当学徒,现在她已经回到家乡创业,在党和国家资金政策以及技术的支持下创办了自己的刺绣厂,带领当地更多的女性绣出多彩的人生。
也许从我的职业角度这样一个视角观察新疆的变化更具有说服力。过去的十年,新疆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丰富着以知识改变命运的动人故事。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新疆孩子走出新疆去求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其他省份的学生来到新疆完成学业。在一个学生宿舍可以有多个民族的同学共学、共居、共乐。在我现在工作的喀什大学,大家如果走进学校任何一个食堂都可以品尝到多个民族的美食,有的食堂居然成了网红打卡地。
过去的十年,仅从学科建设的变化就能折射出新疆的巨变,比如说像语言学、物流、电子商务这样的一些专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因为国家发展大战略把新疆从内陆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凭借着独特的资源、产业、地理和人文的优势,新疆成为了“一带一路”经济带上重要的物流中心和人才集散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看到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在新疆找到了人生的大舞台,我感到十分欣慰。在我身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欢迎大家来看看真实的新疆。我也深信新疆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欢迎大家来大美新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