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创业者的“倾心”画出城市软实力刻度
发布时间:2021/12/20 科技 浏览:359
对上海而言,创新创业不仅是驱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也是衡量城市活力与吸引力的重要标尺。集聚创业能量、集结天下英才、优化营商环境,这些都是上海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虽然面临各种不确定性,但创业活动在上海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度。不久前举行的2021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海选拔赛,共有9800多个创业团队报名,主办方透露,在全国所有省市中,上海参赛队伍数量高居第一。同时,根据权威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设企业数量达到23.8万户,同比增长超过30%。
“使在这儿的人引以为豪、来过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这是上海为建设人民城市、提升城市软实力而提出的愿景,来自创业者的“倾心”与“向往”则代表了城市最深厚的魅力。
“3个1/3”背后的土壤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战略性先导产业,也是创业活动最活跃的领域。近年来,上海研发的一类新药数量接近全国的1/3;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集聚的人才也占到全国的约1/3。三个“1/3”,充分展示了上海的能量。它的背后是上海长期以来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所培植的土壤,也是城市硬实力之下最丰沃、厚重的软实力之基。
浦东张江,上海光源、蛋白质设施等构成的世界级科研装置,向全世界有志于创新创业的人才开放。耗费巨资打造如此规模与水平的大科学设施,看似无法在短期内收获经济回报,但上海更看重的是这些装置在提升创新软实力方面的价值——不久前,《自然》杂志母公司牵头推动的一次调查发现,无论是评价对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还是当地青年科学家的科技创业动力,上海均在全球20个科技创新中心中排名第一。
80后化学家姜雪峰说,要在生物医药行业这个多学科交叉领域有所作为,既需要基础研究能力,又要依托强大的产业集群,上海在这两方面都具备优越条件,创新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很强。基于这种优势,姜雪峰在抗冠状病毒研究中已筛选出多个新的小分子化合物,向着找到新药迈出重要一步。
作为超大城市,上海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撑是全方位的,甚至可以认为,正在将整座城市打造为创新创业的试验场。比如,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初创企业能在上海得到大量融资机会。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芯片赛道上两颗最闪亮的“明星”——壁仞科技和燧原科技,都出自上海。虽然这两家企业成立才两三年,但已分别完成超过47亿元和30亿元的融资。创业企业一旦在上海打通技术和商业路径,就很容易把成功复制到海外市场。今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凭借风电巡检机器人入选“镇馆之宝”的扩博智能,其创新策略就是“在上海磨剑,在全球亮剑”。目前,扩博智能的风电机器人已走出国门,服务海外数千台风机。
为什么会“人心所向”
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一直对创业抱有充分的尊重。当许多创业者对上海产生越来越强的归属感,并在心底里把这座城市从“兴业之地”化为“第二故乡”,这也是城市吸引力、感召力的一种跨越式提升。
在创业最初两年就融资逾47亿元的壁仞科技,预计明年将发布其首款7纳米人工智能(AI)芯片,从而填补国内高端通用芯片的一个空白。谈及选择上海创业的理由,壁仞科技董事长张文除了罗列上海在人才、产业、国际化等方面的优势之外,还回忆起几年前他在上海参与另一家AI公司创业的经历:虽然那家AI公司在上海只有8个人,但市政府却与其签约合作,积极推动AI在城市多个场景落地应用。这种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觉,让张文念念不忘。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的城市精神,本就包含着激扬创新、宽容失败的内涵。只要你是英雄,上海可以不问出处,慷慨地给予舞台。作为创业公司,上海创远仪器就曾书写创新神话——凭借自主研发的无线通信测试技术,这家200人规模的小企业一举夺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董事长冯跃军说,一路走来,各部门的支持,各种政府专项,让企业在艰难探索时看到了方向和希望,在需要做强做大时及时获得资源与机会。目前,在松江区的支持下,创远仪器正在G60科创走廊牵头建设5G产业基地,希望带动起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和创新链。
以心换心,让创业者大胆来、放手干。这种氛围难能可贵。今年上半年,上海日均诞生企业1955户,同比增长31.7%,比历史上最“火热”的2020年还要多大约300户。这个数字体现的是“人心所向”,也是软实力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细致到令人感动的营商服务
说到软实力,很多人都会提到治理能力。面对创新家和创业者,如果能结合他们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同样是高水平治理和软实力的体现。
云计算领军企业优刻得创始人兼CEO季昕华,当年就是因为在上海遇到了最懂创业者的政府部门,才顺利度过了创业最初的艰难。当时,在绝大部分科技投资人都对云计算不理解、不看好的情况下,杨浦区给予季昕华最需要的关注与支持。不仅如此,对云计算产业有深刻理解的区主管部门,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率先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云计算生态培育模式,让季昕华与身处同一栋大楼的一众初创企业抱团发展、相互借力,最终守得“云开日出”,优刻得成为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云计算企业。
很多人都说,上海对创业的扶持实实在在,正如城市的气质一样,不轻许,不浮夸;只要承诺,就一定努力兑现。张江园区一直在完善多维度的配套环境,让顶尖人才可以只带一个Idea(创新理念)和一台电脑就轻装入驻、推进事业。在张江从事创新药物研发的合度生物创始人向斌说,他的首个项目曾急需细胞生物学平台环境;从向第三方平台提出需求,到拿到实验室资源开展工作,只隔了一天——即便是对大药企内部的项目来说,这种获得资源的速度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配套越来越完善,“背着背包来,开着宝马走”的创业故事在张江不断上演。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尧水说,迄今已有6家出自张江孵化器和共享实验室的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好团队不缺资源、好创意不缺人才”——最近,上海的产业主管部门不断向投资人和创业者宣示上述“五好五不缺”。这一系列承诺,代表了一种决心,就是上海会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做好服务市场主体的“金牌店小二”,全力推动创新资源与创业团队的对接。
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获得SAIL大奖的氪信科技创始人朱明杰说,上海拥有成熟的产业生态、开放的政策指引,以及“细致到令人感动”的营商服务。他希望更多AI人才能关注上海,选择上海,“在最合适的土壤成就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