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逾60万学子“AI”大比武,第二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总决赛暨颁奖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22/11/15 体育 浏览:290
3700余支队伍参赛、超60万人次参与、超200万人次平台访问量……在这场为期4个月的青少年大型人工智能教育项目中,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共计28个城市的科创青少年们进行了一场“AI”大比武。11月13日,“让世界充满AI”——第二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简称“AI奥林匹克”)总决赛暨颁奖会在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当天,线上观看直播人数80多万人次。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建荣、上海大学副校长王从春、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副秘书长裘正义、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副会长周曦民、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朱闻渊等领导嘉宾出席颁奖会。
“AI奥林匹克”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是一项以“培养具有人工智能思维的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才、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的青少年群体”为宗旨,以“创造、实践、快乐、分享”为理念的青少年大型人工智能教育项目。该项目去年创办以来,得到了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的特别支持,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徐汇区教育局共同承办。
上海大学与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共同创建上海市创新教育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当天正式揭牌
为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2022-2025)授牌
为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第四批成员单位授牌
为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嘉善分院授牌
历时4月“让世界充满AI”,长三角三省一市逾60万人次参与
本届赛事共有来自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共28个城市的1000余所中小学校参与。截至11月初,超60万人次参与这场人工智能的“华山论剑”。其中,参赛队伍3700余支,“AI奥林匹克”活动平台及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资源平台总访问量超200万人次。
据介绍,本届赛事围绕“让世界充满AI”的主题,通过主赛道、嘉年华两大板块和挑战赛官网、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两大线上平台以及九大主题展示区,开展了持续4个月的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其中,主赛道通过“算法擂台”和“无人驾驶”两大赛道,以高规格、高质量、高难度的挑战赛促进人工智能领域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
在“算法擂台—元宇宙中的我”中,基于国产自研的深度学习框架和算力平台,参赛队伍开展算法设计,对土地遥感场景进行图像识别;总决赛现场,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风华中学、上海市民办桃李园实验学校三支队伍畅想并创作未来元宇宙中“我”的运动、生活、科考场景,开启虚拟世界的互动新时代。
获得“算法擂台——元宇宙中的我”最佳展示奖的队伍上台领奖
第二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主赛道——算法擂台项目一等奖获得者上台领奖
在“无人驾驶—能源开发挑战”中,参赛者在全虚拟的赛道平台中,识别随机出现的超氧模块和能源模块,自动处理随机变化的红绿灯和道路障碍,种植超氧植物,开展太阳能基座维修等任务,为实现低碳发展探索一条可能之路。最终,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上海市莘庄中学分获总决赛高中组的冠亚军。
第二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主赛道——无人驾驶项目初高中组冠亚军获得者上台领奖
此外,嘉年华的内容则更加丰富多彩,包括直播间、新视界、云学堂、实验室、绘话、展示会、开发者、大挑战、无限飞跃九大主题展示区,围绕“体验AI”“挑战AI”“创想AI”三大维度,为更多向往人工智能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了解、学习、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机会。
第二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嘉年华获奖项目代表上台领奖
为了培育具有人工智能思维能力的青少年科技人才,活动还提供了以真实场景、身边问题、赋能应用、创新实践为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资源平台,提供涵盖小学到高中,校内和校外的AI基础、算法编程、自主控制、视觉和声音识别、赋能应用场景5大系列,1700+课时人工智能课程。
“四大特色”更新迭代,“AI教育”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较于去年,今年的“AI奥林匹克”体现出了四大特色。其中第一大特色体现在探索人工智能新领域。据主办方介绍,主赛道“算法擂台”项目中,参赛团队需要利用深度学习平台和深度学习框架,通过对数据、算力、算法的学习,在计算机上完成图像分类挑战任务,最终对元宇宙中虚拟的“我”的生活进行展现。主办方表示,“在对国产自研框架的不断了解中,参赛同学对于我国现阶段人工智能的研究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可以说是一场成功的人工智能信创教育。”
第二大特色体现在今年的“AI奥林匹克”转型到数字教育新平台上进行在线“大比武”。青少年选手围绕“能源开发挑战”这一主题,需高效地完成能源城市的智能化管理,为实现低碳发展探索一条可能之路。在这一比赛环节,主办方创建了“无人驾驶”的全虚拟赛道平台,以全局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更全面直观地看到小车在虚拟赛道中执行程序的情况,提升了比赛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第二届长三角青少年人工智能奥林匹克挑战赛主赛道——无人驾驶项目比赛现场(主办方提供)
第三大特色是本届“AI奥林匹克”开启了科艺融合新项目。决赛现场,嘉年华“绘话”项目尝试将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融合,青少年学生通过人工智能来创作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内心的独特思考和情感。来自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的邵奕萱同学展示了以《归属》为题的系列艺术作品。作品关注现代社会的归属感,“网络把我们裹挟,让你很容易热热闹闹,但也会让你身处繁华却心生荒凉,终究要找到跟自己一样的一群小球,才有真正的心安之处。”
同学们现场分享嘉年华板块中人工智能的创意与应用
第四大特色是“AI奥林匹克”拓展了教产协同的新思路。在本届活动中,主办方联合了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聚焦“少年开发者”素质培养,启发青少年用开发者的思维来设计与落地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原型。来自延安初级中学的倪子欣同学设计了皮影戏APP,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皮影进行表演,打破了时空和表演场地的限制,让皮影真正可以走进家家户户。她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相互碰撞交织,让优秀的文化能够融入生活,这才是现代智能化发展对于传承的意义。”
同时,“AI奥林匹克”意在培养青少年关注社会,借助科技创新力量发掘生活中的小美好。“展示会”项目中,青少年以“未来社区的数智建设”为主题,创作了AI穿搭小助手、一种能“回应”的老花眼镜套件、防止电动车违章充电器、消防车道堵塞预警系统、“小区传统信报箱”智能化改造等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理论结合实际的创新设计能力。
主办方表示,“AI奥林匹克”四大特色的更新迭代,体现着上海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决心和巧思。“我们希望挖掘上海‘AI教育’的能量,不断辐射向长三角,通过优质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逐步建立起信息共享、多方携手合作的人工智能教育机制,普及与提高并重,创设长三角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生态。”
在当天的颁奖会上,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百度(中国)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成为上海人工智能教育共同体第四批成员单位。上海大学与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创建了上海市创新教育联合实验室。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青少年科创教育协同发展,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与嘉善县教育局联建了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嘉善分院。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2021年为首批38家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授牌,今年3月启动了新一轮申报与评定工作,上海院士风采馆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与科普场馆脱颖而出,成为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2022-2025)。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共同创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良好生态,搭建科创教育高质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