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上海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2.0版上线
发布时间:2022/02/10 消费 浏览:279
虎年伊始,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再掀新篇。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最新印发的《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工作方案》,到2022年7月中旬前,全市60%医疗机构完成“便民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场景建设;2022年底前,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按时保质全面完成“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工作任务。
从构筑三大“未来医院”、建设“一键呼救”等七大应用场景,再到打造全国首个覆盖数字货币的医疗支付统一平台……在这个“2.0版本”里,随着未来感十足的更多就医新场景渐次落地,更多惠民红利将在今年释放。
新七大应用场景来了,未来看病更便捷更智能
不带医保卡可以看病,手机在线支付实现“零排队”……在上海,看病模式正发生根本改变,且还在往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向继续升级。
按照最新发布的《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工作方案》,依托本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已有建设成果,以数字化转型1.0成效为新起点,纳入数字健康城区、未来医院和新兴技术示范试点等一系列创新亮点,最终成形。
对老百姓来说,新七大应用场景将“未来就医”场景进一步具象化。具体内容包括:智能分诊导诊,实现患者精准就医;智能院内导航,提高患者通行效率;智能识别通行,精确掌控院内人员信息,助力疫情防控;医疗收费电子票据,方便患者“随时查”“随时用”;智能诊后管理,实现诊后随访信息自动采集和分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药代煎配送,让中药服务安全、可溯、有保障;便民“一键呼救”,实施急救优先分级调派和工作流程智能化再造,进一步提高院前自救互救的效率。
根据2.0版工作方案,上海选取19家试点单位,定于2022年6月底前试点单位全面完成试点任务,9月底前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全覆盖。
为上海数字医学转型发展再绘新赛道
让人期待的是,按照最新发布的2.0版工作方案,今年,本市将以青浦、嘉定、徐汇、静安、松江、闵行区域为试点,坚持“医康结合、分级诊疗、公卫应急”三位一体,持续建设数字健康城区。
以患者为中心,服务上海数字医学高地建设,本市将着力打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大“未来医院”。
其中,依托瑞金医院打造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紧密围绕患者就医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数字医学标准研究、数字医学技术研发、数字医学成果转化、数字医院典范打造,着力解决数字医学创新过程中“卡脖子”“临门一脚”等问题。
AI、5G、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已与医疗领域深度交融。对此,上海将打造三大新兴技术示范试点,通过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卫生健康行业特色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5G+医疗健康综合示范区、国家区块链卫生健康创新应用示范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建设,进一步提升数字健康能力。
“数字医学”发展迅猛,2.0版工作方案的出炉,也为上海数字医学转型发展再绘新赛道:在上海形成数字医学领域智库高地、技术高地、产业高地与示范高地,努力为全国数字医学发展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建全国首个覆盖数字货币的医疗支付统一平台
2021年6月,《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的印发,被称为本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1.0版。纳入该版本的七大场景,为此次2.0版的“上线”打好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医疗付费“一件事”作为2021年本市办件量最高的“一件事”,大大方便了就医群众,据此基础,今年本市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深化医疗付费“一件事”。
具体来说,医疗付费“一件事”将进一步强化场景驱动,升级“随申办”医疗付费“一件事”专栏,通过拓展汇聚高频医疗服务接入,升级各级医疗机构入驻的在线服务,打造服务覆盖度更全、主动性更强、体验度更优的医疗健康专栏。
在渠道方面,医疗付费“一件事”将在医疗机构自助机具、医生诊室、人工窗口和公众号等渠道全面开通基于信用的无感支付服务,线下渠道通过随申码、医保电子凭证一次扫码,实现医疗费用的医保部分实时结算、自费部分默认由绑定的信用账户进行支付。使用信用无感支付的人次力争2022年末在门诊医疗付费总人次中占比达到5%。
本市还将进一步推动医疗付费“一件事”的模式创新,推广基于事前授权的无感支付模式,将患者确认时点由医生诊间提前至预约挂号或服务开通环节,确认方式由事中线下扫码修改为事前线上授权。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还可试点基于额度锁定的医后支付模式,将额度垫付时点由诊中进一步延迟至诊后。
这一切都意味着,诸如“先看病、后付费”“看病零排队”等就医新范本呼之欲出,数字技术重塑的就医秩序让看病更便捷、更人性化。
据悉,本市的医疗付费“一件事”还将增设数币支付渠道,依托“一网通办”平台支撑,以“随申办”移动端为服务渠道,以数字人民币为场景拓展切口,进一步丰富群众就医支付方式,积极响应国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的政策,助力上海建成全国首个覆盖数字货币的医疗支付统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