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上海青”成”上海亲” 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将归来
发布时间:2022/07/09 新闻 浏览:251
果洛“上海青”成了“上海亲”
——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即将完成任务归来
恐怕没有人比上海援青干部更理解“上果洛”这个词的含义。“上”,指的是位置,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多米,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果洛是海拔最高且经济最落后的地方;“上”也是一个动词,是唯有自己一次次坐车11个小时,翻越了数个4000米以上的山口,从西宁“颠”到果洛,才能明白的感受。
“上”字里还饱含着一份深情。近日,30名上海市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即将完成任务载誉归来。在果洛,上海援青干部们被当地人亲切地唤作“上海青”,现在“上海青”更成为了“上海亲”,援青工作就像一座桥梁,把上海与果洛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两地情谊日益深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变“输血”为“造血”
班玛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独特的冷凉气候非常适合羊肚菌等低温食用菌的生长。但野生羊肚菌产量不高,运气好时,当地藏民一个上午跑三十亩林地,也只能采到三五十个羊肚菌。
“有没有可能种出羊肚菌?”三年前,刚到果洛不久,上海援青干部们就有了这样一个设想。2019年,援青干部找到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经过该所的一系列技术攻关后,2020年6月当地羊肚菌人工试种成功,鲜羊肚菌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在全国范围首次创造了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人工栽培羊肚菌的先例。
2021年,上海投资援建资金1200万元,围绕羊肚菌这一高原特色菌种产业,打造班玛县江日堂羊肚菌产业基地。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企业前来投资,已有上海相关公司在青海投资注册农业科技公司,专门负责产业基地的运营,去年,该公司为基地所在的班玛县江日堂乡多日麻村村民分红30万元。“以前种青稞每亩只有1500元收入,现在拿出土地调整种植结构,就能分到1万多元。”村民们喜出望外。在相关政策引导下,班玛县食用菌产业预计在未来3年内,复合增长率可达15%,成为助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把“金钥匙”。
上海援青从“输血”转变为“造血”,其关键点在于构建高原特色产业链条。在过去三年,上海援青干部帮忙建设农牧产品交易大厅、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发动成立果洛州产业发展公益联盟、制定农牧产业发展贷款贴息贴费管理办法,深挖果洛的资源禀赋,将其转化为产业资源,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农牧区各方面进步,让农牧民的收入持续增加。
解决人才紧缺难题
人才紧缺仍然是对口支援工作最大的瓶颈。在过去三年,一方面,援青干部制定智力支援系列行动计划,以“传帮带培”模式,协助组织当地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赴上海挂职、进修、培训,重点推动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和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跟岗培训。另一方面,援青干部也在创新政府购买服务形式,首次利用援青资金面向社会招聘有资质的医务、教师人员,目前已有258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岗,有效缓解了果洛基层教师、医生紧缺的问题。
“果洛的基层教师存在结构性紧缺。”上海市第四批援青干部联络组组长、果洛藏族自治州副州长冯志勇介绍,调研中,他们发现因财政有限,果洛的教师、医生编制紧缺,难以吸引优质的教师、医生,为此,上海援青团队尝试利用援青资金招聘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和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市场化机制吸引人才。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为乡镇卫生院招聘的一批医生已经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作用。
管理水平逐年提升
创新的做法也被应用在队伍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中。在果洛,上海援青干部都熟悉“钉钉”消息的声音,这是因为上海援青团队依托钉钉平台针对援青项目专门开发应用,将项目管理与日常管理整合于一个平台,集成了项目监管、任务管理、事项报批、健康监测等20多项功能,与全体援青干部人才手机、PC等终端无缝对接。
有了这套系统支持,相关数据、项目进度一目了然。援青项目涉及的领域多、地域广,管理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制度+科技”推动了援青项目管理水平逐年提升,这三年,上海援青团队共推进实施对口支援项目238个,投资98070万元,项目开工率、完工率和投资完成率连续创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