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打破国外垄断,国货引领全球!昊海生科吴剑英矢志创新攀高峰
发布时间:2021/10/11 新闻 浏览:361
“不忘来时路,你会发现原来走过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费,它们终将成为你成功的积累。”回顾创业经历,吴剑英的眼里写满了坚毅。
57岁的吴剑英是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昊海生科”)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4年间,秉承“帮助更多人”的创业初心,他带领公司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飞升,使昊海生科一跃成为国内首家“H+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全球第七大人工晶体生产商。
一路走来,昊海生科每一个前进的步履中也印记着吴剑英孜孜以求的身影。诚如公司生产的人工晶状体产品般,吴剑英指挥着昊海生科这艘巨舰,在商海中劈风斩浪,探寻着中国生物材料产业的光明与未来。
为了帮更多人
他选择放下“铁饭碗”
如果没有当初的那个抉择,也许此时的吴剑英仍是一位默默耕耘杏林的好医生。吴剑英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作为一名临床医学硕士,他曾在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担任普外科医生十余年。奋战在肝脏移植手术台上,“治病救人”是他最朴素的心愿。
但恰恰是身居医疗诊治一线,在与病人和家属面对面的接触中,吴剑英与同事们目睹了太多无奈。
彼时,由于技术壁垒等因素,国内许多生物医用材料长期被国外产品所垄断,深受“卡脖子”之苦。单就眼科中的人工晶状体产品便可见一斑。人工晶状体是指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一种特殊透镜,只有通过它,白内障患者才能看清周围景物。但在十几二十年前,一片进口的人工晶状体就要卖15000元。当时,国内中高端及高端人工晶状体产品市场极大程度地依赖于进口品牌。同时,进口品牌的垄断也导致同样型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价格远高于国外市场。
“扎根医疗岗位,也许能救治一个个患者,可个人能力毕竟有限。但如果能从源头上解决难题,也许就能造福更多有需求的人了。”一番抉择后,当时已经35岁的吴剑英做出了令不少同事诧异的决定——辞职转行。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就怕不敢出发,不敢坚持走下去。”吴剑英说。此后8年,他从人人尊敬的三甲医院大外科医生,变成了处处求人的医药代表。他还做过医药公司产品经理、投资人,从事过企业管理等工作。在从未涉足的领域中,吴剑英摸爬滚打,逐渐在市场浪潮中摸清了门路,也为他后来的创业奠定了扎实基础。
为了争一口气
他立志振兴“国货”
2007年7月1日,吴剑英来到昊海生科,正式开启了昊海生科进军医用生物材料的创新征程,立志“振兴中国生物材料产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创业伊始,吴剑英把目光放到了并购整合多家濒临破产的生物医药企业上。2007年,吴剑英和团队分别完成了华源生命松江生物药厂、上海建华以及上海其胜的并购,三家都是以研发、生产并销售医用透明质酸钠的老牌企业。从此,三家原是竞争对手的企业走进了一个家门,组成了今天昊海生科的雏形,“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形成战略优势。”合并后的公司,第二年就实现了盈利。
为了替中国医疗产业争一口气,创业过程中,吴剑英把生物医用材料的国产化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其中,为了打破中高端到高端人工晶状体产品的进口垄断,昊海生科2015年在香港上市后,吴剑英与团队通过一系列境内外并购,实现了该行业从原料制备、光学设计、创新工艺研发到规模化生产、专业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布局,并通过品牌整合提高了中国人工晶状体产业集中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昊海生科旗下的人工晶状体销量达到约100万片,占据整个中国市场约30%的份额,成为全球第七大人工晶体生产商。但吴剑英并不满足于此。“买了大闸蟹,就要买醋和配菜,大闸蟹吃不完,那就要买个冰箱保鲜。”他打了个比喻,又把目光瞄向了产业链的配套,“上下游的配套,以及产品组合的协同,这样才能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价值链的升值”。
凭借吴剑英扎实的临床外科专业功底、多年医药产业发展经验和敏锐的商业嗅觉,十多年来,昊海生科通过并购收购了业内多家优质企业,在对公司产品线进行专业化的产品建设和推广中,早已形成了眼科、医美、骨科和外科四大细分医疗领域丰富的产品线,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为了走得更远
他坚持创新不停歇
生物医药是上海“集中精锐力量、加快发展突破”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2021年上半年,昊海生科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71.63%;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739.25%;旗下眼科、医美、骨科和外科四大板块业绩均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其中医美板块营收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36.39%。
虽然成绩喜人,但吴剑英并未骄傲自满。多年的创业经历让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深知,创业路上,决不能因为一点成就飘飘然,“只有保持创新进取步伐,才能不断拨开云雾,走向下一个成功。”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成功转型的企业家,吴剑英坚持“临床引领科研”的产品建设理念,打破临床医学与药物研究的传统分隔,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实现了临床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昊海生科旗下人表皮生长因子产品(rhEGF)是基因工程技术产品,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相关科技领域曾诞生了两个诺贝尔奖。早在2007年,吴剑英就引进了该产品的中国原研团队——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甘人宝教授技术团队。即便在当时公司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吴剑英也坚定重新投建这个“国家一类新药”产品的生产车间,推动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经过十多年的坚持不懈,该产品于2017年列入国家乙类医保目录,2020年其销售额达到近一亿元。
相似的案例,还有昊海生科旗下外科止血产品猪纤维蛋白粘合剂的研发。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敬业精神,吴剑英率领团队对该产品进行了超过十年的连续投资,亲临一线钻研活猪采血技术,并成功取得专利,推动了其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该产品于今年3月成功获批。
“做企业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每一个新产品的研发过程都是十分漫长的。”细数产品创新过程,吴剑英表示,昊海的每个创新项目从研发到量产,都经历了不少于5年的时间。去年,昊海生科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近10%,目前公司产品及技术累计获得各项专利203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
饮水思源,吴剑英还把这些年来企业成功的关键归结到了创业环境上。“上海的创业环境非常好,对于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创业予以了很大的支持,特别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松江区委区政府的很大帮助。我们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将昊海发展成为市值过千亿的中国生物材料领域领军企业,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