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同位素识别蔬菜产地推广种植农业新品种 让长三角餐桌更丰盛
发布时间:2021/07/04 新闻 浏览:376
最近,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郑洪建格外忙碌,因为7月上旬是玉米采收时节,位于奉贤庄行的长三角鲜食玉米核心生产示范基地需要更多的打理。这个80亩的基地种植了100多个玉米品种,它们都是长三角鲜食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出来的。联盟现有成员单位18家,包括三省一市的农科院,复旦、上海交大、扬州大学等高校以及一批企业。
这样的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已组建10多个。在这些平台的支撑下,三省一市农业协同创新迈上了新台阶。
摸清家底,推广优质新品种
沪苏浙皖各地农科院已有15年的合作历史。随着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让这一区域形成更广泛的农业创新合作网络,成为一个重要课题。2019年3月,三省一市农科院联合发起成立的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南京揭牌。
“我们在不突破现有各单位组织框架的前提下,探索理事会运行方式,理事长单位采用轮值机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说,理事会成员构成形式为“4+X”,即4家常任理事单位和若干成员单位。经过两年多磨合,4家农科院已形成长效化对接联络机制,为成员单位搭建起协同创新平台。
食药用菌、鲜食玉米、枇杷、花菜、西甜瓜……研发和转化多种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联盟已先后成立。长三角鲜食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郑洪建说,创新联盟成立后,农科院、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更紧密了。今年4月,市农科院选育的新品种“沪红糯1号”以1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联盟成员单位——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这个玉米品种富含花青素,颗粒呈紫红色,入口软糯带甜。
7月5日至6日,第二届长三角鲜食玉米新品种大会将在浙江东阳举行。来自上海庄行、江苏吴江、浙江东阳三地的长三角鲜食玉米核心生产示范基地的玉米将集中亮相,由联盟专家评选出“十佳鲜食玉米品种”,推动这些优质品种在长三角大面积种植。
识别产地,抓出冒牌崇明菜
除了产业创新联盟,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还成立了多个专业创新联盟。与百姓餐桌息息相关的长三角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联盟,就是其中之一。该联盟成立后,市农科院获得市科委长三角合作专项的两个项目资助,与江苏、浙江、安徽省农科院合作开展技术攻关。
蔬菜上的碳、氮、氢、氧等元素的稳定同位素与产地气候和生产方式有关,可谓隐形“出生证”。“我们利用稳定同位素测定技术,已能区分来自上海、浙江、安徽的蔬菜。”市农科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宋卫国说。400多个蔬菜样品测定结果显示,上海与浙江蔬菜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8%,上海与安徽蔬菜的识别准确率为86%。
为何要识别蔬菜产地?宋卫国解释说,不同产地的蔬菜价格不一样,比如崇明地产蔬菜比较贵,所以市场上可能存在冒牌“崇明菜”。采用这种技术,就能抓出“李鬼”。这种技术还有助于农药残留溯源,一旦发现某批次蔬菜农残超标,就能更准确地查明其产地。
记者还了解到,市农科院质标所在承担长三角合作项目过程中,遇到了一个不便之处——科研项目经费不能出省,只能以“委托测试加工费”形式支出。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在和三省农科院谋划一体化科研项目时,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在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劲松看来,三省一市相关部门可共同出资,设立长三角科研基金,三省一市单位都可申请。这样或许能打通财政科研经费出省的通道,更好支持长三角一体化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