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新起点新格局,松江新城勾勒宜居宜业美好蓝图
发布时间:2021/06/22 新闻 浏览:450
6月22日,记者从上海“五个新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松江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到2025年松江新城常住人口将达到95万,基本形成独立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功能和定位;到2035年,松江新城常住人口达到110万,基本建成“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基本建成卓越的长三角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未来的松江新城如何让人民向往?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表示,松江坚持思维跳出“老框框”、思想不背“老包袱”,着眼新定位、新动力、新内涵、新赋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交通网越织越密,松江枢纽服务能级提升
新城建设,交通先行。
作为上海重要的西南门户,松江正在加快形成支撑“30、45、60”出行目标的综合交通体系:即30分钟实现松江新城内部通勤及联系周边中心镇,45分钟到近沪城市、中心城和相邻新城,60分钟衔接国际级枢纽。
程向民介绍,松江枢纽站体工程计划2024年建成,规模9台23线,站体面积12万平方米,年客流量预计达2100万人次,可直达80%以上长三角主要城市。松江枢纽核心功能区规划面积2.47平方公里,集综合交通、科技影都、现代商务、文化旅游、智慧物流等功能为一体,将成为松江新城未来的中央商务区。
据悉,9台23线包括沪杭高铁2台4线,沪苏湖铁路新建车场4台9线,沪昆普速南移与沪苏湖铁路并线后,设普速场4台10线,其中高铁场和普速场共用一个站台。
“松江枢纽建成后,将成为继上海虹桥站之后的又一综合枢纽客站,充分发挥其作为上海西向综合交通枢纽的对外辐射能力。”上海铁路枢纽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王伟志说,2020年11月,沪苏湖铁路上海段的“第一桩”在松江石湖荡镇新中村打下,目前工程建设正在有效推进,预计2024年8月建成通车。
除了铁路,松江的交通网值得关注的还有以沪松快速路为新城干线,强化松江枢纽和虹桥枢纽联系;今年将实现12号线西延伸开工建设,远期将推进23号线西延伸等,加强与中心城、其他新城的联系;完善“井”字型高速立交匝道体系,加快提升有轨电车网络的密度和覆盖面。
科创流越跑越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
创新是松江新城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9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今年3月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
作为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区地方财政收入连续64个月保持正增长,“十三五”以来GDP、地方财政收入均呈现两位数增长;工业、贸易、上市企业数量均跃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五年里翻两番。
今年以来,松江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引进落地,已签约项目总投资超700亿元,同时一系列项目也在稳步推进: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一期今年8月将结构封顶;G60脑智基地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三期正抓紧建设中;G60科创云廊正式启用,二期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长的城市产业长廊。
松江区区长李谦表示,松江新城在推动上海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中大有可为。国内方面,通过多年努力打造,松江已经构建起了基于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致力打造于功能型、要素型、区域型金融生态圈;国际方面,松江已引入超过6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其中有5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同时松江通过综合保税区,大力拓展保税交易展示、跨境电商以及维修检测等新型贸易业态。
根据规划,到2025年,松江新城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00家,各项核心和先导性指标继续走在前列,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
建设开发的美好蓝图离不开政策支撑。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赵勇表示,松江新城后续主要将打造好“三个生态”:一是注重人才引进,包括未来5年将投入20亿元,重点支持资助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人才发展和人才引进等;二是加强金融支撑,包括完善政府+园区+担保+银行四方协同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同时担保总规模将提升至50亿元等;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将以腾讯超算中心58天实现项目签约、土地摘牌、开工建设的松江速度为样板,以已经发出全国首张跨省办理证照为基础,制定出台松江区持续营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的4.0版等。
幸福感越来越强,高品质生活供给提高
远看绿水青山,近看人文天地。
“十三五”以来,松江成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满意率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持续位居全市前列;上海科技影都集聚全国三分之一影视企业,成为上海文化新地标;新建及启动建设学校67所,形成环大学城基础教育高地。
“松江是上海之根,4600多年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印证了广富林文化是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融合的见证,这也是开放融合的见证。当下建设松江新城,我们要创造新的历史,不负人民的厚望。”程向民说,松江新城对标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关键是在高质量城市配套服务上,包括教育、卫生、养老等人民所需所急,并不断提升高品质。
据悉,“十四五”期间,松江将新建扩建学校48所,加强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新建两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构建一流高中集群;以及新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松江分院、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等,推进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松江分院建设,新建区公共卫生中心、区牙防所、区眼防所,打造高水平“健康松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另外,融合深厚人文、优美生态和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也是松江新城建设的落脚点。松江将着重建设一批体现“书香之域、书画之城、文博之府、影视之都”特色的文化地标,同时积极构筑“园城相嵌、林城相拥、水城相融”的立体空间生态。
面向长三角、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松江新城不仅是一个科创之城、枢纽之城、数字之城,更是一个绵厚历史与新时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人文之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