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大数据、人工智能怎样融入学科创新?专家齐聚复旦大学校庆科学报告会畅谈未来
发布时间:2022/05/29 财经 浏览:229
大数据、人工智能如何与不同学科实现融合创新?在5月27日举行的复旦大学第56届校庆科学报告会综合场,六位专家从信息通信、类脑、医学智能诊断、能源经济学、传播学等不同维度展开了讨论。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致辞中表示,学科建设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打造融合创新的学术共同体是复旦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为响应数据智能时代的召唤、促进高水平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复旦在学科布局中已经形成了多元化、高水准的新图景。从成立大数据学院和研究院、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开始,逐步建立复杂体系多尺度、类脑芯片等一系列研究院,以及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AI³)研究院、智能医学研究院、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等。文理医工因数据智能而交叉融合,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成为了学校科研增量中的亮点,蕴藏了巨大潜能。
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在《认知域工程技术范式变革》报告中,从人类社会的三类生活空间谈起,论述了物理—信息—认知“三域”交织的广义功能安全问题。他表示,信息域、物理域、认知域在泛在互联要求下产生了新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归一化表示为广义功能安全问题。如不有效解决广义功能安全问题,信息/数字基础设施就如同“沙滩建楼”,严重威胁整个社会系统的功能安全。解决广义功能安全问题,需要建立内生安全防御新范式。他还从网络认知环境、认知博弈内在机理等方面出发,概括了认知域存在的一系列内生安全问题,提出了认知域工程技术范式变革的思维视角、方法论、实践规范和实现路径。
在名为《从脑数据到脑模拟: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报告中,大数据学院院长、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上海数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上海市脑与类脑中心副主任冯建峰以智能科学的发展为例,介绍了人工智能和生物智能互为借鉴融合的历史,以探索脑科学为抓手,科学界将以发展全脑计算,来发展下一代人工智能。他表示,生物系统可能是我们开发人工智能系统的最好老师,人脑是一个复杂的网络,我们需要跨学科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甘中学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创新过程切入,在报告《最小自由能:AI的第一性原理》中探讨了他对新工科建设的全新认知。他指出,新工科新就新在“发明创造”这四个字上,新工科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发明创造人才,构建发明创造工程。他以防疫消杀智能设备为例,阐释了要实现融合创新就要基于目标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人员协同的智能融合、从需求到应用的产学研融合。他表示,我们要构建因果引擎,尝试因果网络科研范式,形成新工业革命结构性先锋,并对学校在新型创新网络下的未来科技成果提出了展望。
基础医学院教授、大数据研究院医学信息与医学影像智能诊断研究所所长刘雷在名为《生物医学大数据推动智能医学的发展》的报告中重点探讨了大数据驱动下的医工融合,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的未来医学变革,并强调大数据时代改变着生物医学研究和健康医疗实践,也为健康医疗提供了获取真实世界大数据的机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他指出,复旦大学拥有交叉学科优势并展示了学校在智能医学方面的成果和规划。
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院长吴力波从气候变化应对所面临的政策科学挑战出发,在报告《数据智能驱动下的气候治理》中分析了数据智能科学对于提供更加精准的预测、进行更为精细的微观特征刻画、实施更好的系统优化等角度对气候政策科学的作用,同时介绍了她的团队围绕我国面向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构建所开展的工作,集中展示了如何利用数据智能解决关键治理挑战。吴力波教授团队正在将全球不同时空尺度三大政策数据库(IEA,LCE,CP)进行精细匹配,建立首个完整的全球气候政策数据库;构建气候政策词典,刻画政策演进图谱;结合排放、经济、能源等特征还原全球气候政策的学习效应。吴力波充分展示了政策科学在数据智能的加持下创新发展的新方向。
新闻学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上海新媒体实验中心副主任周葆华在报告《大数据时代的计算与智能传播研究》中强调,数字时代新闻传播的剧烈转型呼唤新闻传播学科转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计算与智能传播研究是学科转型的重要面向,不仅意味着计算方法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的应用,更意味着如何通过新方法的运用回答富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新问题。要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就要开放引入不同学科的思维、视角和方法,但始终围绕和回应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问题,葆有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