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2025年目标提前实现 上海港年吞吐量将突破四千七百万标箱

新闻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市场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

近日,奥维云网正式向万和电气颁发“中国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连续三年销量第一”证书,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第137届广交会开幕首天 中企跨境三方对谈把脉跨境B...

日前,第 137 届广交会在广州启幕。对于全球客商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优质企业的“竞技场”,也是全球贸易的...

2025年目标提前实现 上海港年吞吐量将突破四千七百万标箱

发布时间:2021/12/27 财经 浏览:345

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4700万标准箱以上,这个原本计划在2025年实现的目标,今年有望提前完成。

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服务高效对接资源、长三角港口“业务互通”……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11年保持全球第一的上海港正干劲十足,连出一个个创新实招。可以预见,历经这次疫情考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进一步增强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

依托数字化,多点开花提升服务效率

空箱“一箱难求”是当下全球航运业面对的最大挑战之一,但上港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世界集装箱第一大港——上海港,“一箱难求”的情况近期已有所缓解。

今年以来,上海港一直努力解决缺箱难题。除了内部挖潜、提高作业效率,推出7×24小时网上办理集装箱业务,以及“异地还箱”“异地提箱”等一系列加速集装箱流转的创新举措,上港集团还主动与国内外各大船公司沟通,出台费率优惠等措施,请他们从海外尽量多调运空箱回来。

上港集团在洋山岛建设空箱专用堆场,并于8月正式成立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着眼于未来,以求更好地配置全球空箱资源。

“我们与全球多家船公司合资设立了空箱服务企业,共同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总经理助理陈炜表示,“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绝不是闭门造车,当航运业恢复至常态时,现在拼命供应的空箱极有可能成为一种负担,我们将与全球航运界的各方通力合作,促进国际航运业的健康发展。”

“依托数字化,上海港多点开花,服务效率全面提升。”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这样总结好成绩的关键密码,洋山港智能重卡今年完成4万标箱运输任务,洋山港区船舶计划今年从48小时向72小时升级。一系列动作提升了港口船舶作业安排的预判性,以及岸线和机械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集团调度中心的智慧大屏和大数据,我们能清晰地掌握各码头的作业情况,以及未来的计划情况。”杨焱滨说,数字化的全新运作模式,空箱、岸线等多种资源有效利用,提高资源在上海、长三角、长江沿线,以及东北亚地区港口间的流转效率,提升上海港对全球航运资源的配置能力和水平。

国际中转集拼,提升洋山深水港枢纽功能

据统计,今年1-11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4300万标准箱,这一数据已基本和去年持平。

在洋山四期码头,中国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码头生产管控系统高效地组织生产调度和自动化装卸设备作业,实现水平运输的无人化。这一全球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自2017年12月开港至2020年底,码头投产设备规模从开港初的100台扩大至239台,开港至今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1100万标准箱。

上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洋山四期码头的41台新设备分批交付投产,年内形成26条作业路生产规模,将实现630万标准箱年设计通过能力。今年年底,洋山四期有望突破570万标准箱。

“十四五”期间还将扩大洋山港国际中转集拼业务规模。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表示,新片区已完成多票国内跨口岸国际中转集拼业务试单,并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固化、优化。新片区将搭建国际中转集拼服务中心,实现出口拼箱、国际中转拆拼箱等多业态同场作业,支持对拆拼箱货物进行简单加工、包装组装,延伸物流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洋山深水港枢纽功能。

辐射全球,与长三角港口共建

要实现国际集装箱海港枢纽的目标,也需要在长三角范围内实现更好布局。根据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数据,今年迄今,长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突破1亿标箱,标志着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进一步提升,港航业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去年,上港集团成立了洋山、外港、内贸三大集装箱片区,以片区为工作单元推动集装箱业务发展。当年,上海港内贸吞吐量总和突破600万标箱,同比增长约15%。接下来,上港集团将筹建长江服务中心,与太仓等港、各支线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完成上海、九江、太仓三地的服务中心筹建工作;促进长江港航企业依托长江服务平台,实现港航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业务互通、创新创效。

科技创新是长三角港口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一招,汇聚众多先进科技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成为中国工程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自动化堆场、5G与F5G应用、安全生产可视化管控平台、港航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一项项创新实践在长三角落地开花,助力港口快速达到并在一定条件下超越设计通过能力,实现了宝贵岸线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智慧高效的生产运营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有效减少了人员配比和流动,为保障疫情下国际供应链稳定创造条件。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积极推动长三角港政、航政、口岸管理协同,同时支持港航市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进行业务协同,促进航运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便捷流动,与长三角港口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