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社区宝宝屋为何让外婆们舍近求远送娃来?“从小到老”几次进大学、习得新技能

新闻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市场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

近日,奥维云网正式向万和电气颁发“中国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连续三年销量第一”证书,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第137届广交会开幕首天 中企跨境三方对谈把脉跨境B...

日前,第 137 届广交会在广州启幕。对于全球客商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优质企业的“竞技场”,也是全球贸易的...

社区宝宝屋为何让外婆们舍近求远送娃来?“从小到老”几次进大学、习得新技能

发布时间:2022/12/15 教育 浏览:177

周二上午9时,齐齐外婆带着这个两岁多的二宝,从长寿路街道来到曹杨新村街道,跟往常一样走进位于武宁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社区“宝宝屋”。齐齐见到园长、保健老师等,就像见到熟人一样,笑盈盈地冲进了这个五颜六色的小乐园。

从镇坪路到曹杨路,祖孙两人要走一站地铁的路程。既然祖辈可以在家中带娃,为何还要舍近求远送入宝宝屋?齐齐外婆说出大白话:这里的老师热心、专业、负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从托育人员、家庭指导师到“老年大学生”,申城学习者“从小到老”多次进大学参加培训、习得新技能,因应新时代新社会对岗位人才和终身学习的新需求。

师资培训分类滚动

齐齐所在的90平方米宝宝屋,是全区首批6个街道、10个服务站点之一,本月起刚刚试运行。目前名额已被报满,达到了每屋10个宝宝的上限。按每5个宝宝至少配1位老师的标准,这边每天3位老师可算“高标高配”。

记者了解到,上月《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正式颁布,明确提出社区托育点应当按照本市有关标准的规定,配备从事临时照护、保育、卫生保健等工作的人员。作为全市托育队伍建设的主要承担者,上海开放大学在《条例》颁布首日同步启动“社区宝宝屋”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启动点就在此地。

疫情之下,家长十分关切宝宝屋的健康安全。保健老师闵胜钱正在使用经过蒸汽消毒的“熟毛巾”擦拭小餐桌,她告诉记者,上岗前她接受培训,就掌握了桌面消毒“三步法”。对于非餐饮用桌,在普通清洁之后,用含氯抹布再清洁,20分钟后还要通过清水脱氯。

尽管90后的闵胜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毕业生,也拥有托育从业经历,但她今年还是重回高校,针对性参加开大保健老师上岗培训,掌握传染病防控、体格生长发育、膳食营养以及消毒常规等实操技能。

普陀区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科学育儿部主管王红介绍,宝宝屋相关人员资质培训,包括职前以师德师风为主的“必修课”,以及职后滚动的分岗分类培训等,职前+职后的课时数达到40学时+72学时/年。可以说,与宝宝屋建设同步的就是专业人员储备,边建边培,依法合规。

下一步,随着社区宝宝屋数量逐步增加并形成15分钟托育圈,上海开放大学将持续深化从业人员能力提升项目,围绕宝宝屋的环境创设、活动设计、混龄儿童照护、隔代养育、运营与管理等主题开展培训,让婴幼儿家庭在“家门口”享有专业服务,进一步实现“幼有善育”。

家园共育家校协同

有意思的是,宝宝屋里,齐齐有一个听上去同名的“同学”。“淇淇”比她更小,只有18个月大。淇淇外婆更是从长风新村街道走了两站路,才把娃送到这里。

在外婆眼中,淇淇他在自家无非就是看看电视甚至玩玩手机,而之前送到社会早教机构,每节课就要两三百元。近水楼台先得月,虽是隔壁街道也不算“近”,淇淇家还是选择了公益普惠的托育点,“将来即使收费也会来这儿。”

“宝宝屋1到3岁宝宝都接受,属于混龄养育方式,也就需要不同方法。”宝宝屋负责人、古力古利托育园园长周文静,系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毕业,但她不仅走进开大总校参加过园长培训,而且还“选修”过保健老师培训。她认为,科班教育理念先行,而在职培训实用为重,“比如小月龄的淇淇,生活照顾方面的精细性自然更多;而更大月龄的齐齐,则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主性,给予她更多成长空间。”

不止于此,培训中周文静还更深入学习如何开展家长工作等新课题,“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线上‘家园共育’的各种方法都用上了。”事实上,从家园共育到家校协同,如何科学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也是当今老师们必备新技能。

在上海家长学校宝山分校,宝山区机关幼儿园园长蒋静与其他老师一起,利用双休日,跨度两个月,完成了国家新职业“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培训。她坦言,不少同行本以为做了老师,就自然而然可以指导家庭教育,其实这种指导往往是自己摸索,带个人色彩。

培训时,蒋静边学习鲜活案例,边将指导方法带回幼儿园,与园内教师分享。比如必做的家访环节,应当少说多听,从幼儿生活习惯到父母祖辈教育观等,都要多加倾听了解,又不轻易下结论,对不同类型家庭加以分类指导。上海教育部门计划未来5年面向全市中小幼教师铺开培训,实现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资源与培训人次的全覆盖。

“小”有善育“老”乐于学

到了与老师暂别的时刻,齐齐拿着一幅画走出围栏,骄傲地拿给在外等候的外婆看。原来,这是在老师帮助下,齐齐的涂色作品《彩色蜗牛》。只见黑白色勾勒的蜗牛变得多姿多彩:红色、黄色、蓝色……

老师夸她“左右开弓”双手涂,外婆夸她画得像彩虹色——没想到,齐齐忽然开口说起英语单词:Red、Yellow、Blue……外婆在旁也说出更多关于颜色的英文,笑着说:“在家里,都是她妈妈教的。”

如今,外婆这样年纪的老年人也越来越潮,边带娃、边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最近,上海老年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分校首开无人机航拍摄影课程,第一课一开就受到老年学员热捧。81岁的谢教授就是其中一员,“我学摄影已经很多年了,这几年我们出去采风经常碰到年轻人在飞无人机。”不满于自学无人机技巧的他,立刻就报班了。

这门课,一半时间理论课,一半时间实操课,最后还有结业考试。“我当老师好多年了,又退休好多年了,”班上一名学员说,“现在又要做回学生、准备考试,感觉又回到了在校读书的时候。”变“老有所养”为“老有乐学”,上海老年大学华理分校先后开出智能手机应用、电脑PS修图等多门课程,还探索开设宝玉石鉴赏、身材管理等课程,为“老年大学生”带来新玩法。

面向这座学习型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市民身边大学的上海开放大学今年组织开展老年人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调查,在全市16个区71个街镇进行抽样调查。13450份有效样本的数据表明,在关于信息知识的测评中,老年人对“网上买菜的功能”“打车软件的使用”“网上就医预约挂号”等的掌握比例分别达84.7%、87.1%和82.1%。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