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优秀!复旦、同济、上财被认定为 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发布时间:2022/09/20 教育 浏览:226
近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的通知》,经高校自主申报、省(市)教育厅公示推荐、教育部审核,共认定100所高校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其中杨浦辖区内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名列其中。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内生动力,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敢于创出事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在双创人才培养、项目孵化以及相关竞赛中取得丰硕成果。
复旦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历程
2015年以来,学校先后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第二批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2015年复旦大学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促进学科交叉,积极打造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领、创新创业活动(竞赛)为主要形式、创新创业苗圃计划为支撑的全链条体系,培养具备家国情怀、敢闯会创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2017年,学校发布“双一流”建设的第一个行动计划《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提出“2+X”本科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复旦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全链条培养体系(含研究生)
在“十四五”期间,复旦大学将以国家级双创学院建设为契机:
优化培养模式: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建设人才高地,共同完善课程体系、引育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模式,为学校新工科建设和产教研融合创新提供强劲合力,探索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
优化创新管理:深化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人才实践平台建设,完善专业实验、社会实践和服务学习“三位一体”实践体系,以项目为抓手,实现“四新”复合型人才科创训练、项目孵化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培养;
优化双创环境:对接国家和地方需求,优化双创环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吸引更多校内外优秀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创建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立足特色,致力于打造共生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2016年,同济大学基于20多年创新和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对标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形成了“三区联动”“三城融合”“三链协同”的共生型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发展了“创新引领、学科支撑、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服务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成了资源集聚的高水平双创人才培养高地,成为同济大学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型转变;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学科专业教学,形成“思创融合、专创结合、师生共创、高技术转化”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同济大学还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建设超过1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中心和创新创业孵化与服务空间,围绕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创计划、上创计划、学科专业实训和赛事活动,大力开展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展项目式、任务式、团队式、实践式教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多元评价。
2016年以来,同济大学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并获批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和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在历届“互联网+”大赛总决赛中,同济学子取得的金牌数量位列全国高校金牌榜第七;师资队伍、平台基地、课程教材、教学改革等方面获国家级荣誉30多项,为国内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同济经验和同济模式。
同济科技园设立九大专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依托同济创业基金,为同济大学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已累计资助同济大学学生创业注册成立公司近300家。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年催生初创企业近200家,实现创业企业年均增长超过10%,带动就业年均超过5000人。2021年,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创新产业总收入超过500亿元,实现了引领性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创新发展。
面向未来,同济大学将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同济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力争取得更多高级别创新创业竞赛奖项,更好服务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同济大学共生型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上海财经大学
作为百年商科名校,上海财经大学始终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卓越财经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了一条“价值引领、交叉融合、数智财经”的新文科“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道路。
早在2008年,上海财经大学就入选了财政部、教育部财经人才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2013年,学校制定《上海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将“创业型”人才列入本科“三型”人才培养方案;2015年,学校成立创业学院作为全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2016年获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获批教育部中美创客交流中心。
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匡时班”创业人才培养为主要抓手,着力建设创新创业教学-研究-实践-孵化平台,8期匡时班培养了532名学生,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双创”引领者,学生获得10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
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成立
近5年,在教学方面,学院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建设3门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自主开发多套创新创业教材。2022年,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数智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虚拟教研室,教师团队先后获宝钢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首届教育教学奖、中国产学研创新促进奖等荣誉;在研究方面,开发创业案例入选哈佛案例库,获批多项国家课题;在实践方面,2017 -2021年创业学院连续4年获评“上海市A级高校创业指导站”;在孵化方面,先后孵化了多家大学生创业公司,大学生企业获评“上海市最具投资价值的50佳创业企业”,创业学生获“福布斯中国30 Under 30”称号。
未来,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将以建设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为契机,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助力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