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上海中医大打造立体化实践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2/09/10 教育 浏览:311
“中药炒得好,火候很重要,文火和武火,适度掌握牢。”73岁的上海雷允上中药饮片厂执行厂长林蓓芬亲自上阵,向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讲解筛药过程。中药学院黄晟琪同学感慨,“身为中药学子,绳其祖武是过程,励精更始才是最终的目标。”
学生在上海雷允上中药饮片厂进行实地参观学习
这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实践项目老字号探访中的一幕。学校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广泛发动,精心组织,立项了55个暑期实践项目,在严格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以“就近实践、返乡实践”为原则,近600名大学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基层、下社区、去企业、进农村、扶贫扶智,发挥专业所长,在协作中提升育人成效。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实践谱就“大写青春”,诠释“知行合一”。
学校公共健康学院青年学子深感流调志愿工作的重要性,通过之前参与流调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他们在暑假继续拓展流调志愿服务,成立“同心抗‘疫’,无问西东——上海浦东新区常态化管理下的突发疫情管理研究”项目,组建并培训流调志愿者队伍,发放工作反馈问卷,总结经验,撰写培训指南,分享高效流行病学调查技巧,积极探寻流调志愿者培训方法。他们凝聚青春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项目成员在开展流调研究
同时,中医大也鼓励跨年级、跨学科组团,开启朋辈教育新方法。为了在协作中提升育人成效,“中药药源性肝损伤防治”项目由青年医师与学校本科生与研究生联合、跨专业组队,发挥青年医生在学术专业和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经验,对团队中的研究生、本科生开展实地指导。团队积极探索,利用网络程序及理论知识相互构建,打造中药药源性肝损伤诊疗与防治体系,指导医疗群体与普通人群关于中草药及中药相关制剂潜在毒性的正确认识及合理使用,建立起权威性知识平台和学术性知识平台。项目组的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身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创新精神。
深化教师参与,打造实践育人队伍新结构。为加强实践活动的专业支撑,落实教育部有关要求,拓宽思政课教师视野,这次学校暑期立项的22个校级重点项目均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乡镇开展实地调研
“乡村振兴战略下人口空心化的调查和思考”实践团由1名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骨干教师和5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项目通过实地观察、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各案例村人口以及相关产业等情况,提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运用多元人才引进机制等措施,丰富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助力乡村振兴。除了在实践时提供帮助,指导教师还以点带面,带领同学进行实践成果宣传,扩大传播实践效果。
学生在向市民进行中医药科普
此外,学校还联系浦东新区张江镇新丰村组建“我爱乡村”志愿服务队,走进张江镇新丰村开展“青春知行”社会服务活动。通过教育关爱、爱心医疗和文化品牌创建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增强专业自信和实践能力。项目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为“中医药助力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参考。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社会实践不仅强化了实践团成员们的实践认知,也让他们充分感受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的旺盛生命力。
学生在为所服务家庭提供康复志愿服务
随着居家康复日趋普及,“语言障碍儿童视觉沟通康复”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采用ACC专业视觉沟通工具对有需要的家庭进行干预。他们走进患者家庭开展全面评估,制定个别化干预方案,提供每周至少两次的上门康复服务,为患者家庭带来更多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家长米果妈妈表示:“视觉沟通工具能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很便捷,我也会向其他有需要的家庭推荐这种工具,谢谢上海中医药大学实践团队让我们了解居家康复。”
“把脉公众急救,守护生命黄金期——改善公众急救普及的对策调研”项目团队聚焦提升市民院前急救反应能力和救治水平这一目标,面向社区居民、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开展调研,梳理并设计出一套公众自救互救院前急救指南与课程,增强公众健康意识,把脉公众急救,守护生命黄金期。
项目团队成员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拍摄视频
坚定文化自信,做优秀文化的传播使者。中医文博,语绘世界。用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介绍“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镇馆之宝——针灸铜人”,讲述《中国医史》背后的故事,是“情系中医文博,讲好中国故事”团队暑期的重头戏。这支队伍由5名中国学生和5名分别来自摩尔多瓦、匈牙利、南非、日本和韩国国际学生组成,目前正在制作用六国语言解说博物馆内文物的介绍视频。“我们想用各国语言开启与文物的跨时空对话,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扬到世界各地。”匈牙利籍国际学生叶詹杰如是说。
上海中医大始终坚持“一流”人才培养,通过打造立体化实践育人模式,提升思政课骨干教师的参与度,在增强专业指导的同时强化学科交叉,以所学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获得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