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双减”之后,更期待教育“新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2/01/21 教育 浏览:311
只要升学考试指挥棒不倒,考试的选拔功能还在,学生备考的难度要求就不会降低。有代表委员直言,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如果那些没读上名校、没进入大学的孩子也能用其所长拿到较高薪水、得到体面待遇,那么就能有效消除“一个人补课,提高分数;一群人补课,提高分数线”的无奈与焦虑,进一步营造更和谐、更温暖的教育“新生态圈”
“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后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上海的中小学发生了哪些变化?面对校园内的调整,家长与社会是否已做好准备?教育牵动千家万户,更事关国家和城市未来,代表委员展开热烈讨论。
教育是育人不是育分
“过去,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太苦了。”几乎所有受访的代表委员都在感叹。一位与会的公办学校校长表示,小学三年级后,孩子童真在消失,身心素质在下降,“这不只是应试教育的问题,当逐利的资本涌入课外培训市场后,会严重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他举例,一个知识点,有的孩子在外面学过,有的从没接触过,老师安排教学时很难兼顾所有学生。从表面看,家长双休日拖着孩子从早到晚在补课,大人可能有自我满足感,但换来的是一些“抢跑”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短视化、功利性做法,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会影响他们一生。
“教育的目标是着眼于长远育人,而不只是聚焦于短期的育分。”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附属存志学校校长徐翔表示,“双减”的目的是让教育回归课堂,发挥好学校作为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尤其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每所学校都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全面健康地成长。
不少代表委员注意到,“双减”后的第一学期,孩子们的作业负担减轻了,课后活动增加了;参加校外培训的大大减少,找伙伴玩、参加兴趣班、体育锻炼的大大增加,少年时代本该有的样子正慢慢回归。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正逐渐形成。“学校的课程是按照育人规律科学设置的,希望培养学生获得适应未来所需的能力。”在市人大代表、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看来,学生如果将精力大都放在做作业与补课“抢跑”上,那就不会有余力来学习艺术、参加锻炼、参与公益劳动与家务劳动,这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非常不利。
“因此,学校要积极努力,尽力发挥其主阵地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充分设计好课后服务的内容,依托课后服务的时间,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杨振峰说,学校最根本的还是要让教育回归初心,回到其应有的状态。
作业减量不减质
从具体实践来说,该如何确保孩子能在教育主阵地上“学好学饱”?
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与课后服务的提质增效。市政协委员、普陀区洵阳路小学校长朱乃楣提出,要聚焦学习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她以课堂教学为例,要从过去的经验积累转向科学研判,通过对孩子进行画像式评估,结合大量课堂观察,努力识别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因材施教让孩子在课堂中形成学习能力。
同样的道理,课后作业也要减量不减质,以减量倒逼质量。朱乃楣说,可以进行分层和弹性作业设计,通过难度不一的菜单式作业,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需求,真正让作业起到激活学生兴趣、检验教学成绩、巩固课堂学习的作用。
课后服务是本次“双减”的一大重点。“减”出来的时间,正在由多样化、个性化的课后服务来充实。有教育界委员表示,丰富的课后服务是把学生“粘”在校园的重要抓手,但作为课后服务的“主力军”,单所学校的资源有些力不从心。比如,一些学生期盼的前沿课程,本校老师未必有能力上得好;囿于学校场地、设施有限,像体育类、劳技类等热门课程,很难满足所有选修同学的需求。
“这就需要借助外力。”市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副院长谢国群建议,学校不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通过集团化办学、引入高校资源、对接社会机构等方式,将外脑引入校中。可以组织孩子走出学校,参访科普场馆,考察城市建设,走进自然,开阔眼界。
也有代表指出,“双减”后对学校和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负担也明显加重。比如,教师每天工作时间比之前增加两三个小时,教师除了日常教学,还要考虑“双减”后的教学改革、新课程设计等。因此,要想继续发挥好学校主阵地作用,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增加供给,进一步做好校园人财物的保障。
家庭要关注习惯培养
“双减”从不是学校一家之事,要想真正减到实处,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同向发力。
今年元旦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市政协委员、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桑标注意到,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广大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家长有义务也有责任“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
“家庭教育促进法是继未成年人保护法后,又一部对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作出限制规定的法律。”桑标建议,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法律的宣传工作,使之内化为家长遵守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适时推动制定法律实施细则及配套制度,并进一步明确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及相应的惩戒措施,以更有效的刚性约束来确保法律规定得以落实。
如果说,学校教育是按照统一大纲完成的正规教育,那么家庭教育就是具有每个家庭自身特点的个性化教育,更多关注习惯培养与品德教育。“但是,并不是所有家长都会带娃。”市政协委员、上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廖瑛就建议,有条件地区可以成立“家长学校”。家长通过不断学习提高,真正了解教育、了解孩子,进而在“双减”中形成良好的家校互动。
采访中,还有委员坦言,“双减”后不同家庭的差异性会更明显。“艺术、音乐、科学、舞蹈、体育、计算机、机器人、科创等非学科类培训增加,会带来更重的家庭负担。”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说,家庭经济实力、父母受教育程度都可能导致教育不公平发展加剧。他建议教委建设一批经认证的社会力量助学资源库,通过政府、学校、家庭合力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社会力量进校,做好学校教学和兴趣拓展的补充。
营造教育“新生态圈”
“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长期以来,这种充满焦虑感的话语在社会上颇为流行,再加上名校情结以及“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都可能在无形中影响“双减”的效果。
“只要升学考试指挥棒不倒,考试的选拔功能还在,学生备考的难度要求就不会降低。”徐雷建议,要尽快出台新中考改革方案,确立合格性导向和自主招生选拔性导向结合的中考制度,加大素质评价分数的区分度。
此外,要让学习成绩并不太冒尖的孩子看到希望。桑标认为,要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努力办好办强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要优化教育评价方式,深化中高考改革,畅通职业教育的出路,打破以分取人、唯分是从、分分计较的局面,使有不同个性、能力和特长的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拥有各自出彩的未来。
还有代表委员直言,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如果那些没读上名校、没进入大学的孩子也能用其所长拿到较高薪水、得到体面待遇,那么就能有效消除“一个人补课,提高分数;一群人补课,提高分数线”的无奈与焦虑,进一步营造更和谐、更温暖的教育“新生态圈”。
“在现行中高考制度下,我们社会对好学校、好学生的评价标准还是比较单一,甚至有一些功利化。”徐翔呼吁在社会层面组织一次关于好学生、好学校标准的讨论,帮助学生及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科学的育人观。“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观念意识上统一,才能真正实现行动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