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上海高校相继公示“退学名单”引热议

新闻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市场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

近日,奥维云网正式向万和电气颁发“中国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连续三年销量第一”证书,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第137届广交会开幕首天 中企跨境三方对谈把脉跨境B...

日前,第 137 届广交会在广州启幕。对于全球客商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优质企业的“竞技场”,也是全球贸易的...

上海高校相继公示“退学名单”引热议

发布时间:2021/07/13 教育 浏览:380

连日来,同济大学分两批公示了拟进行退学或结业处理的25名研究生,原因在于超过最长学习年限,或是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这再次将大众关注点置于大学“出口”。

在招考机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大学如何“严进”“严出”?在管好本科及研究生培养“出口”的多年探索之后,又有怎样的新困惑、新思考?

研究生退学较为“常态”

大学培养学生的出口,包含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两个阶段。当前,社会上有不少人认为“进大学就进了保险箱”。而事实上,研究生退学已较为“常态”,每年的人数都高于本科阶段。梳理最近几年上海交大关于研究生退学处理的记录可知,校方曾一度集中清退研究生达180人之多,去年退学也有21人。“退学原因和事实”可归纳为三大类——其一,在学校规定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其二,休学期满后未复学;其三,自本学年秋季学期起未注册。

沪上一位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研究生退学处理事务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一部分,也是依法治校、学术治学的必然举措;同时,从学生角度出发,退学也因人而异、因需而变,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继续或退出”的权利。

而在“论文关卡”,教育部拟抽检博士学位论文的比例约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博士学位人数的10%,硕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则为上一学年全国授予硕士学位人数的5%左右。在上海,市学位办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一方面,论文答辩前市里教育主管部门不再负责盲检;另一方面则进行“后置复查”,即在学位授予后加大抽检,并对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买卖、代写等行为加大查处和处罚力度。可以说,当前根据“管、办、评”分离,“放、管、服”深化的原则,研究生教育的主体责任和义务已落实到各大高校及研究生导师身上,对校、对人都严控研究生出口关。

调整好总学分内部结构

说起“严出”,往往容易跟“退学”画等号。专家表示,退学更接近威慑般的存在。从大处着眼,高校整个本科培养机制、学生评价体系,才是控制质量的核心,培养优秀人才才是目标所在。末端“品控”,离不开过程管理的探索。

“教育是培养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出成果的过程,更是一个全面育人的过程。”执教带教近40年,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何瑾馨培养了100多名研究生,这正是何老师“先做人,后做事”的育人理念。东华大学现有博士生导师355人、硕士生导师1163人。截至今年,全校连续5年在国家对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中达到100%合格。

同样,以“学分制”的施行为例,各校各有探索。据了解,学分制是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的质和量。若学分不够,则不能毕业或获得学位。近年来,该模式几乎已在国内所有高校施行。

以往,大学增加学分似乎成为“严出”的一种手段:主修专业加上辅修专业,大学4年修得满满当当。但学时数量的增加未必等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少大学课程被认为“有点水”,一些大学生也是浑水摸“分”。而今,大幅减少学分日渐成为高教改革趋势。减去的往往是可有可无的“无效学分”,增加的才是含金量高的“有效学分”。在总量控制下,调整好总学分的内部结构,成为高校收紧出口的探索方向之一。

在复旦大学,有个“一个月”要求。即本科生入校一个月内,导师应摸清所带新生在学习上是否有困难,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因为不用等到期中或期末考试,往往只需一个月时间,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方法、学习节奏等方面的问题都会体现出来。真有困难的学生,可能在一个月内就会开始悲观,甚至放弃……在学生入学后一个月里若导师不加干涉,易导致积重难返。

与此同时,本科阶段的“三次警告”规定也在不少大学实施。学生学习若未达要求,将分阶段收到三次“学业警告”,以督促学生及时端正态度,调整学习方法。仍未达标者,才进入“退学”流程。

高校双向选择细分专业

除“退学威慑”、提前介入过程管理外,在培养环节中正向激励的探索,同样在大学“严出”中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各高校全面推进“大类招生,一年后凭大一成绩、高考成绩等,双向选择细分专业”等做法,保持初入大学学子的紧张感,打破“保险箱”幻想。复旦大学实施的《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中,专设荣誉课程,以专业知识体系前沿教学和优质师资配置吸引学生挖潜深学。

不可否认的是,在如何“收紧口子”的探索中,处于一线的大学教学管理者也面临困惑。如果一位学生因学习成绩不佳,多次被“亮黄牌”无果后退学,虽然符合规定,但从情感上,家长和学生本人可能难以接受。一旦因此出现意外情况,各方都难以承受这个代价。“这种压力,也成为‘严出’严格执行的障碍所在。”一位高校教育管理负责人坦言。

他认为,有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可能是不适应专业学习要求及学校教学风格。就此,高校在选拔招收学生时,应该完善选拔方式,基于更科学的分析调研,更加精准地进行“互选”。同时,高教体系中能否有更加灵活的转学、分流体系,通过学分互认、课程共享等方式,给予不适应本校学习的学生再多一次机会,不遗漏一块璞玉。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