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规划建设多所学校、新建邻里中心……金山这个镇太令人羡慕了
发布时间:2021/09/08 新闻 浏览:463
“我们家周围要有一个‘邻里中心’了,便民服务一应俱全”,听到这个消息,在朱泾镇郁金香庭生活了近两年的杨先生暗自高兴起来。
图片说明:邻里中心效果图
得知离小区150米内将建“邻里中心”的消息后,小杨便陷入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中——“邻里中心”建好后,下班回家可以先带着全家吃个饭,晚饭后我去健个身,妻子可以带着孩子参加中心的亲子活动,父母亲也能放松放松去广场散个步。畅想间,一个满足“衣食住行娱”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雏形渐渐清晰。
据悉,作为金山区首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试点镇,近几年来,朱泾镇围绕“回归水乡、回归人本、回归邻里、回归体验”的发展愿景,规划形成“1426”即“一片四带两区六心”的远景蓝图,近期重点推进的44个建设项目中,9个项目已经完成,18个项目预计2021年底竣工。
依水造圈,让休闲健身活起来
“水”滋养着朱泾的千年根脉,它在朱泾人的生活里,也在乡愁中。如今,在新的生活场景下,如何让居民回归水乡的本真生活,“水道”“风道”“行道”的打造给出了答案。
图片说明:星辰公共绿地
近年来,朱泾镇以优化滨水公共空间为路径,着力构建“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三级公园体系。目前,沿市河、秀州塘、中官塘、掘石港,打造了“一横三纵”的滨河特色慢行观光带,构建了独具水乡特色的城镇“水道”。同时,通过微更新、微改造等途径,对观光带的沿线存量区“针灸式”植入小型绿地、绿色连廊等绿色空间,升级了城镇“风道”。
图片说明:星辰绿地边的景观步道
此外,通过改造镇区道路立面,保障人行道空间,增加自行车道,优化了城镇“行道”。环环相扣的“水道”“风道”“行道”,塑造了“三级循环”的朱泾城镇慢行系统,串起了全镇居民的十五分钟内的“休闲健身圈”与“工作通勤圈”。
图片说明:朱泾镇市级林荫道——罗星路
“林荫大道是我上班的路线,滨江步道是我健身的路线。”说起这几年最真切的变化,朱泾市民张先生用一句话作了总结。
以文塑圈,让传统文化热起来
如果你去过“朱泾”旅游,可能会听说过一个人“船子和尚”,作为朱泾文脉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在朱泾“船子缘”公园内,他的拨棹歌,经石碑传唱,他的渡人故事,拾阶可读。一到中秋、新春等佳节,主题诗会、游园活动会在这里如约举行,茶道、扎花灯、写春联等民间非遗体验同步开展,开放式的文化圈里热闹非凡。
图片说明:“船子缘”公园禅茶展示
一座“船子缘”里的“花式”文化体验仅是“15分钟文化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绕“打响东林文化品牌,复刻西林文艺记忆”的要求,朱泾镇正以市河亲水休闲带为核心,结合文艺与禅意,打造朱泾文化核心特色风貌区。
图片说明:民俗文化表演
图片说明:朱泾镇健身操活动
此外,为了实现“圈里有人、圈能引人”,朱泾还培育起了土生土长的文艺团队110多支,文艺骨干4000余名。城乡各地,几乎天天都有唱、跳、书、画等文艺活动开展。
因人构圈,让全龄友好实起来
说起朱泾的新城区,朱泾人总习惯称之为“城南”,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成了新购房居民的首选区域,但是学校少,却成了新城的短板。为了填补教育资源缺口,朱泾镇在总规中规划了多所幼小初学校。“实验小学迁过来了,隔壁也在开始造新的幼儿园了,再过两年孩子读书,小区出来走10分钟就能送到。”家住城南、孩子刚满周岁的李女士欣慰地说。
图片说明:第一实验小学南校建成并投入使用
图片说明:水上新村幼儿园新建工程效果图
着眼“补短板、做长板”,朱泾镇“15分钟社区生活圈”打造还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聚焦零散、老旧小区和农民自建房居民等人群,从不同人群的需求出发,分类施策,以服务为靶点,挖掘潜力空间。
图片说明:老年人在活动室看报
以老年人服务圈为例,朱泾现已建成标准化老年活动室46家、日间照料服务中心8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家和“睦邻点”65家,功能互补、医养融合的“区域化”养老服务网络正在逐渐形成。
“公园就在家门口”“购物就在街区中”“上学就在小区旁”“照护就在社区里”……相信随着造圈、塑圈、构圈的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将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步步照进朱泾居民生活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