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上海和睦家引领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微创诊疗时代

新闻

精准靶向导致失眠者“过度觉醒”的开关  达利雷生破解肿瘤患者睡眠困扰 精准靶向导致失眠者“过度觉醒”的开关 达利雷生破...

“在肿瘤治疗领域,近年来,手术、化疗、放疗、免疫、靶向等治疗手段发展迅猛,寻找精准的靶点、开展免疫...

  • 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万和电气连续三年领跑一级能效...

    近日,奥维云网正式向万和电气颁发“中国一级能效燃气热水器连续三年销量第一”证书,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万和电气在燃气热水器领域的卓越表现,也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万和电气自成立以来...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商业

璀蔓臻选温德姆品牌登陆新加坡 新加坡旅定酒店正式...

新加坡(2025年10月30日)温德姆酒店集团宣布,旗下璀蔓臻选温德姆(Trademark Collection by Wyndham)...

上海和睦家引领Ion支气管镜机器人微创诊疗时代

发布时间:2025/10/28 新闻 浏览:43

 

 

在上海和睦家医院手术室内,一场“无声的革命”正在呼吸疾病诊疗领域悄然发生。随着Ion支气管镜导航操作控制系统的导管在肺部的亚毫米级结构中灵活游走,一枚位于肺外周深处的微小病灶被精准取样。这场高难度手术,无需开胸,无需气管切开,仅通过患者自然的呼吸通道,便完成了过去需要巨大创伤才能实现的诊断任务。

“这是呼吸内镜技术的一次飞跃,也是肺癌早诊早治的关键突破。”上海和睦家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湘芸在采访中表示。今年5月,全国第五台、私立医院首台Ion支气管镜导航操作控制系统在此成功装机并投入临床使用。截至目前,上海和睦家凭借该技术成功完成多例肺外周病灶微创诊疗,将“精准医疗”的理念推向新高度。

避开开胸风险:微创手术的“钥匙孔”艺术

传统肺外周病灶活检往往依赖经皮穿刺或开胸手术,患者面临气胸、出血、感染等高风险,且恢复周期漫长。而Ion支气管镜机器人的出现,为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在各地的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应用价值和技术优势。 王湘芸医生比喻道,“通过患者自然气道进入肺部,在实时三维导航的指引下,精准抵达过去难以触及的肺外周区域。”这种“经自然腔道”的术式,不仅避免了开胸手术的创伤,更将气胸与出血发生率严格控制在3%以下,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缩短至24-48小时,部分患者甚至可实现当日出院。

“毫米级”精度:导航技术与智能算法的双翼

Ion支气管镜机器人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超高的精准度。它独有的形状感知技术,结合可向全方位180度弯曲的纤细灵活导管,能在呼吸动态环境中保持原有的位置及形态,始终锁定病灶。

王湘芸医生分享了一例病例:男性患者年龄40岁,在外院常规体检时发现了一个6mm高危肺结节,较前增大,外院医生建议以外科手段切除病灶。然而,患者对外科手术可能带来的较大创伤和漫长恢复期存在顾虑,日常睡眠也受到影响。

针对这位患者需求,上海和睦家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MDT),涵盖呼吸内科、胸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为他制定了个体化微创手术方案: 应用Ion支气管镜机器人进行精准导航定位病灶,术中进行ROSE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估即时判断结节良恶性,并同步实施冷冻消融术来处理病灶。“若按传统方案,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开胸手术,而现在,有的手术仅用1个小时,患者甚至当天就能出院,第二天就能进行轻量活动。”

该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一周后,热爱马拉松运动的他就恢复了运动训练,2个月后前往海外,完成了既定的马拉松比赛。他在朋友圈得意地晒照:“胜利完赛!谁能看得出来我做过肺部手术呢?”

全球验证与本土实践:技术可靠性的双重背书

Ion支气管镜机器人的可靠性已获全球数万例手术验证。截至2023年,美国应用该技术完成的诊疗案例已超过9万例。据《胸部外科杂志》研究显示,其诊断准确率达95.9%,对2厘米以下病灶的取样成功率超过90%。

在上海和睦家医院,这套系统同样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应用至今,我们处理的病例包括外周的肺结节或者靠近纵隔的肺结节等复杂场景,实现了零严重并发症、100%病灶抵达率。”王湘芸医生强调,“技术本身是冰冷的,但它所承载的‘患者受益最大化’理念,才是医疗创新的终极目标。”

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支气管导航系统正从“诊断工具”向“治疗平台”演进。王湘芸医生透露,“当微创技术的边界不断拓展,患者面对的将不再是手术台上的未知恐惧,而是一套可预期、可控制、可恢复的精准医疗方案。”

我国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万人被确诊患有肺癌,发病率已高达61.4/10万。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仅死于肺癌的人数将接近100万人。今年11月,即将迎来全球肺癌关注月,在上海和睦家医院,这台被誉为“肺部GPS”的机器人,正以沉默而坚定的方式,重塑着呼吸疾病的诊疗范式。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