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LNG加注业务即将实现“中国首单” 上海港将成为全球第三个拥有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
发布时间:2022/02/18 财经 浏览:278
■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大幅增长8.1%,一举突破4700万标准箱。洋山港区作为上海港能力释放高地,表现尤为亮眼,全年吞吐量突破2280万标箱,同比增幅达到12.8%
最近,上海港洋山港区的海面上,时而可见一个庞然大物——一艘全球最大型2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船正跃跃欲试,准备在即将到来的3月,为靠泊洋山港区的法国达飞公司集装箱班轮提供LNG燃料加注服务。
这将是国际航行船舶保税LNG加注业务的“中国首单”,也意味着上海港将成为荷兰鹿特丹港、新加坡港后,全球第三个拥有LNG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上海上港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龙平告诉记者,新业务将为上海港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完善上海港的服务功能,吸引双燃料国际船舶靠泊,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竞争力,促进航运业可持续发展。
不断创新,为上海港发展赋能
为了这一“首单”,洋山港区已默默准备了一年。相关人员开展了大量工作,包括对安全性的验证、规程的制定,以及制度和管理上的创新等。在上海市政府和各主管单位支持下,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制度优势加持下,在洋山港区LNG基地和上海港码头硬件基础支撑下,上海港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熟悉上海港发展历史的人都对洋山港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不仅是因为上海港从这里走向深蓝、向海而兴,更是因为洋山港区始终是上海港开拓创新的排头兵,这里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用创新成果为全港赋能的案例。
最近两年,疫情给全球港航业带来了重重挑战,但上海港却在岸线资源零增长的情况下,屡破吞吐量和生产效率的纪录,成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定心丸”。2021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更是同比大幅增长8.1%,一举突破4700万标准箱。洋山港区作为上海港能力释放高地,表现尤为亮眼,全年吞吐量突破2280万标准箱,同比增幅达到12.8%。
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副总经理杨焱滨坦言,这一“奇迹”,是洋山港区持续升级硬件和软件,通过制度、业务、技术创新,不断内部挖潜的结果。
硬件方面,过去一年,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新增5台桥吊、12台轨道吊,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70万标准箱;同时洋山港区空箱堆场、重箱堆场的建设全面启动,其中空箱堆场源于上海港未雨绸缪、创新推出的“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项目,以期在航运业恢复常态后,与船公司合作,将多余的空箱有效利用起来,促进国际航运业健康发展。
软件方面,上港集团以洋山港区为试验田,持续推进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依托2020年年底正式启用的一套数字孪生系统,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在虚拟空间实现复制。通过这一技术,过去一年,码头的智能管控系统在不影响真实港口运行的情况下,不断测试并优化算法,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同时,依托疫情下上港集团打造的“智慧港口生产智慧数字化平台”,各码头的大数据得以打通,洋山港区的船舶计划从48小时向72小时升级,有效提升了港口船舶作业安排的预判性,以及岸线和机械资源的利用率。此外,数据打通之后,洋山港区盛东、冠东两码头间创新推出相邻码头“共享堆场”作业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堆场和集卡等资源的利用率……
除上述举措外,5G智能重卡、上港集团超远程智慧指挥控制中心等创新项目也都在洋山港区的土地上开花结果,有望为上海港未来发展进一步赋能。下转◆5版(上接第1版)
立足当下,提前为未来布局
进入新的一年,全球航运业依然充满挑战,但记者了解到,上港集团定下了更高的目标,力求在去年4703.3万标准箱的基础上有更大突破。洋山港区,仍然是箱量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挑战更高目标,洋山港有何底气?还是靠一步一个脚印,既立足当下,又放眼长远,提前为未来布局。
去年,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应用的数字孪生系统已开始逐步在其他码头推广应用。今年,借助VR、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与新手段,上港集团计划继续推进“智慧港口生产智慧数字化平台”建设,形成2.0版本。在1.0版本下,上港集团可以通过一块智慧大屏,实时了解上海港各码头的作业情况。未来目标是获得更细致的信息,甚至包括码头上每一台设备的运作情况、船舶在航线上航行的情况、连接港区的集疏运系统的运行情况等,以实现对码头生产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实时动态管控。
“上海港拥有300多条国际航线,连接度连续多年世界第一,疫情下由于欧美港口严重拥堵,导致国际班轮时刻混乱,由此给港口生产安排带来困难。我们希望在‘智慧港口生产智慧数字化平台’2.0版本中加入外贸船舶航线动态实时管控系统,提前了解船舶堵在海外港口的情况,以及集中抵达上海港的情况,统筹调配港口资源,避免各码头忙闲不均的情况,进一步释放吞吐能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杨焱滨说,目前,“智慧港口生产智慧数字化平台”已完成了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监控数字孪生集成、外高桥四期码头数字孪生初步建模,以及全港域航道、锚地孪生设计,并实现了与海事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海洋气象、潮水等的数据对接。
同时,位于洋山港区的“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预计于今年上半年启用,上港集团将通过数字化的全新运作模式,提高空箱在上海、长三角、长江沿线,以及东北亚地区港口间的流转效率,提升上海港对全球空箱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水平。
目前,上港集团也在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推进空箱调运中心外高桥分中心的建设,把洋山港区的模式复制到外高桥港区,并计划在长三角腹地及长江沿线寻找场地,建设更多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