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2021中国购物者报告:快消品市场基本恢复疫情前水平,电商和O2O“高歌猛进”
发布时间:2021/06/29 消费 浏览:335
6月29日报道:疫情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何影响?今天,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连续第十年共同发布《中国购物者报告》。在最新的《2021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系列一》研究中,双方认为目前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今年一季度销售额较19年同期增长1.6%,并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然而,疫情对中国消费者在不同品类下的消费习惯产生了显著影响,极大地改变了个人消费方式。因此,尽管部分品类已恢复到疫情前的发展态势,另一些品类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更加持久并持续至今年年底。
本次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涵盖四大消费品领域,包括包装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为全面了解中国快消品市场现状及变化,本次报告在以往26个品类的基础上,新增了17个品类的研究。
报告首先回顾了2020年市场整体情况。研究显示,经历了一季度的下跌后,快消品支出在二季度出现反弹,食品和饮料品类、个人和家庭护理品类的走势逐渐统一。到2020年底,尽管平均售价下降1.1%,在销量增长的带动下,中国快消品市场2020年全年销售额依然实现了0.5%的增长。
具体看,虽然去年饮料和包装食品的价格双双下降,但是包装食品的销量却一路逆势增长,主要因为消费者担心食物短缺,大量囤积不易变质的食品。伴随大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消费者对于护理用品的需求和购买量不断上升,个人和家庭护理的销售额均有所增加。其中,家庭护理的表现尤为突出,全年增速达到7.7%,是四大消费品领域中唯一价格上涨的品类。
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布鲁诺(Bruno Lannes)表示,“疫情显著改变了中国消费者购买快消品的动机和行为。疫情期间,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和健康,这是他们购买产品的主要目的。居家隔离期间,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因为担心食物短缺,大量囤积食品,推动了食品销量上升。”
渠道方面,报告显示 2020年电商销售额增长31%,是唯一快速增长的渠道。其中,直播电商增长一倍有余,服饰、护肤品和包装食品位居前列。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居家消费,O2O渠道受到追捧,销售额激增50%以上。在线下,便利店是唯一保持稳定的渠道,目前已基本恢复到疫前水平。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说到,“疫情期间,各类电商发展势头强劲,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火爆,成为快消品行业的亮点之一。如今,消费者和零售商已经适应这种新的购物习惯和消费模式,对此,各大品类的线上化趋势将延续,并进一步提升线上渠道的市场份额和渗透率。”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还催生了另一大新趋势:社区团购,即互联网平台通过预售+自提的模式,借助“社区团长”进行消费者的获取和维护。今年第一季度,这种全新的零售模式的渗透率达到了27%,各大主要零售互联网平台纷纷布局社区团购,从而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
为全面了解疫情对中国快消品销售的影响,报告还将今年一季度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进行了比较。总体而言,中国快消品市场已经开始复苏,未来增长可期。数据显示,在快消品支出缓慢恢复和温和增长的影响下,今年一季度中国快消品市场销售额较19年同期增长1.6%,低于19年较18年同期增长的3%。尽管平均售价下跌1%,但购物频率的恢复刺激了销量增长,成为推动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疫情的有效控制,食品和饮料、个人和家庭护理品类重返“双速增长”格局。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消费品业务主席邓旻认为,“展望未来,疫情对于中国消费品市场将持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保持领先地位,我们建议品牌商从以下三个方面立刻展开行动。
首先,根据后疫情时代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重组和品牌重塑。其次,更好地满足高端消费者和性价比追求者之间的不同需求,通过调整整体成本结构,妥善处理原材料上涨压力与价格下跌、销量为王的新增长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后,进一步通过获取新客提高渗透率,尤其在低线城市,需成为品牌商下一步聚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