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品牌福利大放送】小米平板7 Pro:支持政府补贴,...
在这个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款高性能、便携且功能丰富的平板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娱乐和工作的得力助手。小米平板7 Pro,作为小米家族的最新力作,凭借其卓越的性能、优雅的设计以及丰富的功能,正逐渐成...
-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
汇智前沿同论道 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新进展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9月20日-22日,2024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诊疗规范和新技术研讨会》暨第21届上海和平(长三角)眼科...
-
城家签约丨大零号湾,1932间!
导语:上实城开携手城家共建全龄友好大社区 明永乐二年,夏元吉主持“江浦合流”开凿工程,形成“浦江第一湾”初貌。 这只是“第一幕”。 600多年后,“第二幕”开演:依湾伴校的“大零号湾”崛起。 作为...
-
淘宝毕业季,用胶带助力高校学子轻装启程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
百事公司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共同打造盛夏趣味之旅
盛夏临近,各地洋溢着专属夏日的快乐氛围。全球领先的食品饮料巨头百事公司将携手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推出三款疯狂动物城主题“趣泡”限定特饮,以此开启2024年这场奇妙的盛夏旅程。 作为百事公司旗下特调...
商业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下,跨境B2B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助力中国企业抢占海外市场先机,中企跨境携手36氪研究院将在近期联合发布《2025年跨境B2B采购买家行为分析及采购渠道研究》白皮书,并...
-
借助“流量+留量”营销型外贸B2B独立站 中企跨境为出...
2025年,要说B2B企业做出海生意找客户的第一步要做什么,那一定是搭建独立站。 2025年的今天,外贸企业对搭建独立站的必要性已经非常清楚,建独立站已经成为B2B外贸企业的共识。企业做独立站的目...
-
CHRO必读:如何从提升员工体验赋能经营、驱动人效
员工体验的话题已探讨多年,但对于很多人力资源1号位而言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如何从0到1搭建、如何有效落地、如何持续运营等,基于此易路发布一系列解决方案。 近两年,出于降本增效、赋能经营、提升核心员工留...
数字化申活·标杆应用 | 从基地、工厂到门店,清美集团打造三产数字化融合的“上海样本”
发布时间:2021/08/17 商业 浏览:382
从一颗种子的育苗,到一瓶豆浆的生产,再到家门口的智慧菜店,当数字化贯穿产业全链条,新农业、新工厂、新零售都将应运而生。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革,加持智慧农业系统、工业互联网系统及智能零售终端,清美集团已经成为推进三产数字化融合的“上海样本”,将生鲜食品送至长三角地区15000多家客户和600余家鲜食门店。
从基地、工厂到门店,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的数字化,正驱动传统产业的变革创新,让“土行业”潮起来。未来,清美将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打造清美集团智慧大脑平台,实现“一网管全程”,更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数字农业:无人大棚很智慧
进入七月,申城气温飙升。但在清美张家桥基地的鸡毛菜大棚里,却少有挥汗如雨的农民。在这里,两辆绿叶菜收割机正缓缓前行,将一茬茬鸡毛菜切下、采收。用了不到3个小时,10亩鸡毛菜全部采收完成。
图说:智能温室软件界面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每逢夏淡时节,蔬菜减产乃至于绝收,曾是农民头痛不已的问题,但在清美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一盘盘绿叶菜经机械采摘的方式被运送至田头预冷库,让清美蔬菜每日配送量可达220吨左右。无论是年初的寒潮,还是七月的酷暑,清美都成功突围出一片“坚强绿”。
上海清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清美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立告诉记者,清美5G数字农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美自建了50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搭建数字农业系统,打造无人大棚。”
他说,过去农民种地“凭经验”,“靠天气”,如今农田大棚环境动态变化、农作物长势、病虫害、气温湿度、土壤ph值等情况都能通过大棚里的传感器自动感知和采集,并通过5G网络将实时检测指标传输至清美大数据平台。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任一温室,即可显示详细信息。“系统一旦检测出温室微环境出现异常情况时,会立即发出预警,并通过远程控制、调度温室设备,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突然状况,以大数据的方式进行科学高效、精细化的数字农业管理。”
除了绿叶菜,清美还联合武汉大学和中国电信,在上海郊区最新打造了国内首个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记者了解到,示范区由人工智能系统自主管理,实现了数据采集、分析、解译、建模、决策和管理全过程的智能化。以5G赋能高通量数据传输,农田数字孪生技术可将示范区实时情境孪生至室内,远程调控水、肥、药。人工智能系统还会不间断自主学习,优化种植的各个环节,最小化农田排放, “今后一个人就能管理三万亩水稻田。”
数字智造:自动化支撑高效率
图说:数字化豆腐车间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清美里的包子馒头、蔬菜肉啥的都挺齐全,当时就挺安心的。”这是疫情期间听到的最暖心的话语。
2020年春节正值新冠疫情快速发展时期,留沪人员激增导致鲜食需求爆炸式增长,上海265家清美鲜家生鲜门店不休息,全力备战疫情。期间,每家清美鲜食店供应量在3-5吨,包括蔬菜、肉禽蛋、水产、水果、半成品、熟食、豆制品、面制品、调味料、米面粮油等3000多款。据清美供应链公司统计,2020年春节清美集团鲜食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倍。
“疫情期间的生产任务是平日的三倍,但我们却用80%的员工完成了这项近乎不可能的任务!数字智造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记者了解到,清美集团的数字化工厂自动运行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MES系统搭建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产能订单实时显示,系统根据订单实时大数据自动分配生产任务,实现零库存管理,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损耗。大豆处理能力从原来的每天100吨提升到260吨/天;米面制品通过全自动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日产能由原来的85吨提高到160 吨,盒饭的日产能从原来的5万盒提升到现在的8万盒,以及生鲜肉制品、熟食、净菜等半成品,显著提高人均产能,降低次品率,实现标准化数字化生产。
和传统食品加工厂相比,数字工厂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效率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制造、管理均实现了高度数字化,并与基地、门店数据共通。“以数字化武装传统产业,不仅让清美鲜食产量在疫情中逆势上扬,也完成了保供任务。”
数字门店:大数据让运营更省心
图说:清美鲜家的门店经营实现数据化
你去过家门口的清美鲜家吗?从去年开始,一家家线上线下融合菜店出现在申城街头,它定位于居民小区周边500米生活圈,可为周边5000户居民提供饮食和生活服务。每天,来自清美自有或定点基地的蔬菜、水果、猪肉、禽蛋、水产、豆制品等生鲜产品,都会运送到门店。如何保证新鲜度?怎样减少损耗?这就要依靠门店里的大数据。
“过去店里缺什么货,需要什么货,要多少量,都靠店长的经验,毛估估。但我们希望店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和消费者的沟通服务上,配货这件事可以让数字化来做。”清美集团信息技术中心总监闫军华告诉记者,清美鲜家的门店经营已经做到了数据化,一方面是平台和门店后端打通,库存、天气、促销、产品有效期等信息统一收集,另一方面还会AI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圈画出区域用户购物习惯,购物高峰时间段,行为模式,消费喜好等。“在我们的后台,会根据每家门店的数据,统计出配送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产品个性化研发定制的依据。”
闫军华说,清美正在研发智能识别货架,今年年底有望在门店使用。“我们计划在门店安装摄像头,对准开放式货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一旦货架上缺了什么货,系统就会自动下单到仓库要求配送,让门店运营更加数字化。”同时,这一技术还能用于防范店内经营异常行为,比方说工作人员是否佩戴口罩,穿着工作服,店内卫生情况是否达标等,系统都能自动拍照识别并发送给店长,提醒其及时督促改正。